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臺灣拓展國際空間 須借助大陸

http://www.CRNTT.com   2009-05-02 11:23:48  


臺灣能成世衛觀察員,連戰等培植的互信是重要因素。
  中評社香港5月2日訊/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李英明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兩岸海闊天空? 別過度浪漫期待” 。作者表示:“囿於國際政治的現實,我們要扮演積極的國際角色,可能必須先能用中共這個因素,借力使力,或借橋渡河,使我們有管道去扮演比較積極的國際角色。有了這種角色扮演,或許我們要加入更多的國際組織,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性或空間。”文章内容如下:
 
  我們終於以“中華台北”的名義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衛大會,其意義各界已有不少評論;不過,有些問題仍值得思考。

  首先,兩岸對於我們希望擴大國際空間的問題,雖有基本默契;然而,參與WHA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案,而不能被當作通案。我們不能過度樂觀認為,往後可以比照此模式繼續尋求參與其他國際組織。我們參與國際組織會碰到的最敏感問題是身分名義的問題,而這又涉及到敏感的“主權”問題。還須注意的是,參與國際組織牽涉到戰略部署的問題,這又會牽動中共或相關“國家”的敏感神經。我們參與國際組織,不只牽扯中共因素,還牽扯國際社會特別是一些全球或區域強權的因素;就算中共點頭讓步,我們還不見得可以參與或加入國際組織。

  其次,我們也不能因而認為,兩岸在國際領域從此可以完全和解。雖然目前兩岸對外交休兵有一定的默契,而中共又釋出善意,使我們得以參與世衛大會;但中共在國際領域對於所謂“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是一點都不會含糊讓步的;中共是絕不會讓““中華民國””或“台灣”出現或存在於國際組織的場域中的。我們為了遷就國際現實,可以委屈的先以“中華台北”或“關稅區”的名義參與或加入國際組織;但是長此以往,我們可以一直這樣接受下去嗎?我們內部的集體認同問題能夠因此而獲得解決嗎?還是會更加治絲益棼?我們希望,不要因為參與世衛大會,而導引出過度浪漫的期待,以為我們不只可以繼續依循此模式擴大國際空間,甚至還可以使國際社會對兩岸進行雙重承認,承認“中華民國”,或台灣。

  再而,在揚棄上述浪漫期待的同時,我們倒可以試著認真思考,在兩岸都已經同時加入的國際組織中如何開展合作,累積雙方互信?比如,可以WTO框架為平台,思考兩岸如何共同面對類似金融海嘯這種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問題。此外,雖因中共和國際現實因素,我們不能加入或重返聯合國,但兩岸可就聯合國所屬相對比較是低政治的,或環保、生態、醫療、急難救援等議題或活動,嘗試合作,共同行動;甚至兩岸可在雙方各自的“邦交國”,合作協助撤僑或急難救援等合乎人道主義的事情。

  囿於國際政治的現實,我們要扮演積極的國際角色,可能必須先能用中共這個因素,借力使力,或借橋渡河,使我們有管道去扮演比較積極的國際角色。有了這種角色扮演,或許我們要加入更多的國際組織,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性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