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青春文化”高開,“青年文化”低走

http://www.CRNTT.com   2009-05-05 10:17:18  


在張元的《綠茶》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一個女孩子的校園生存和社會生存的截然不同的面貌。
  中評社北京5月5日訊/上海《東方早報》昨天登載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周志強的文章《“青春文化”高開“青年文化”低走》,文章說,市場經濟的來臨,消費主義大潮的興起,我們不難看到,“青年文化”已經被“青春文化”替代。這種替代的過程,呈現為兩個截然相反的趨勢:青春文化的低齡化趨勢和青年文化的老年化趨勢。換句話說,“青年”要麼變小,要麼迅速變老。 全文如下:  

  在“五四”運動發生之前20年的時候,梁啟超就帶來了一個有趣的隱喻:新的中國應該是少年中國(“少年強則國強”)。從此,“老年”就與腐敗、陳舊的文化想象相關聯;而“青年”則成為嶄新的、進步的、革命的。而“五四”運動以來,“青年”更是被賦予了特殊的歷史使命。進化論的出現,當時海歸派知識分子對教育下一代的期望等種種文化的驅動力,把“青年”推向了中國歷史變革的前台。 

  由此,在中國現代歷史中,各種各樣的革命思潮和政治運動,都被打上了青年政治的印痕。激情四溢的啟蒙主義文化與浪漫多姿的理想主義思潮,成為中國革命政治的特殊魅力。“青年”本就不是一個僅僅與年齡和心智相關的概念,而是牽連到身份、信念、黨團和階層的概念。簡單地說,“青年”成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神話。 

  我們曾經賦予這個神話許多含義:新青年、社會新生力量、社會主義新人、共產主義接班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青年”都被賦予“社會政治主體”的意義。在曹禺的《雷雨》中,周萍對周樸園的抵抗和妥協,被看作是新青年心路歷程的寫照;而在王蒙的小說《青春萬歲》中,那群騷動不安的年輕人,成為萌發著希望、孕育著生機的新中國象徵;在蔣子龍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中,年輕人更是代表了改革的動力、真誠的人生和未來的生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