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結構升級與戰略轉型中提升競爭力

http://www.CRNTT.com   2009-06-23 10:08:16  


中國這個“世界工廠”要提升先進製造業的技術水平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訊/《大公報》今天登出章玉貴的文章“提升中國經濟競爭力”。作者表示:“中國經濟既要通過積極擴大內需保增長,更要在結構升級與戰略轉型中提升競爭力。在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必須在鞏固傳統製造業的基礎上提升先進製造業的技術水平,抓住機遇發展現代服務業,以世界級品牌的培育佔據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文章内容如下:

  從中國最近對國際經濟與金融危機的判斷來看,已經對這場危機的複雜性與衝擊力做了最壞的思想準備。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定外需相結合,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應該是未來一到兩年內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著力點。

  只是應當看到,依靠投資來保增長只有工具價值,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不應局限於如何使經濟走出目前困境的策略性選擇。而應在冷靜思考制約經濟復甦條件的基礎上,以制度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推手,加快實施經濟從資本與外需驅動的成本推動階段向技術與消費驅動的內生性規模報酬遞增階段的轉變。經濟困難時期也是正視經濟結構問題、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的難得時機。

  中國經濟既要通過積極擴大內需保增長,更要在結構升級與戰略轉型中提升競爭力。在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必須在鞏固傳統製造業的基礎上提升先進製造業的技術水平,抓住機遇發展現代服務業,以世界級品牌的培育佔據價值鏈的高端環節。

       提升先進製造業競爭力

  先進製造業是中國建設工業強國的重要產業支撐。“十五”以來,中國的電子信息、汽車、石化及精細化工、精品鋼材、現代成套設備、生物醫藥等先進製造業發展勢頭良好,總體競爭力得到迅速提升。但由於受到自主創新能力的約束,中國先進製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仍然處於中低端環節,產業升級路徑易遭主導廠商鎖定。

  中國製造業要擺脫上游企業的升級鎖定,就必須發揮後發優勢。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定位就不能局限於國際先進製造業的承接基地,而應深耕核心技術的研發與自主品牌的國際化推廣,確立先進製造業的高增值和高技術發展導向,在積極參與資本與技術要素密集的製成品乃至中間品生產的同時,力爭在若干重要領域實現自主創新的新跨越。

  應該說,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實現上述跨越的基本條件,即:規模經濟和技術訣竅、較為完善的資本組織與動員體系、一定數量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供給,以及相對完整的自主創新體系。因此,中國應合理整合技術資源,在承接世界先進製造業的技術轉移、加強與國際領先製造企業技術合作的基礎上,強化和凸顯製造業的服務功能,構建製造業高端服務體系。具體來說,應迅速提升高端材料的生產能力、關鍵設備的製造能力與核心零部件的配套能力,提升製造業的整體層次。同時,依託較為雄厚的科技基礎、積聚的科研機構、高度開放的市場和較深的國際融合度,率先突破產品的研發設計和國際營銷,盡快將中國建成先進製造業的生產中心、研發中心和運營中心,積極提升先進製造業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