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面對學術腐敗 解決重於批判

http://www.CRNTT.com   2009-06-23 11:14:53  


 
  現在大學裡最為“成功”的教授并不是學問做得有多好的那些人,而是社會能量大、隱性收入高的那些“學者”。從招生到畢業,一些“校幹部”和教師以個人利益為准則功利地對待學生,很難說有一種公平的制度在運行。和其他社會領域一樣,校園裡能用金錢購買的“產品與服務”越來越多,社會交換理論與實踐盛行。在大學擴招的宏觀背景之下,校園裡“特殊的學生”層出不窮,或來歷不明,或投機取巧,或不學無術卻能堂而皇之拿到文憑,致使學位貶值、文憑泛濫。 

  實際上,直接“複制”、“粘貼”別人論文著作再發表的行為在學術圈子裡是一種極為低級的學術腐敗,但當揭露這種行為的新聞時常出現在媒體上時,我們不難想象,更隱蔽的學術造假會有多少。當然,這裡所說的“隱蔽”,既有主觀故意的高明欺騙,也有循例而行的潛規則。究其根源有二:一是我們的社會文化環境;二在於我們的制度安排。 

  當下的社會文化環境是工具理性的天堂,借韋伯的話或可言之雖有“資本主義倫理”,卻無“新教精神”。人人功利算計,內心卻無敬畏與禁忌,於是各種匪夷所思的作弊“創舉”濫觴。在這種“新文化”的共識之中,忠厚老實、循規蹈矩成為無能的同義詞,弄虛作假而不“穿幫”是值得追求的高深境界。此種文化邏輯在大學校園裡也是“縱橫天下”。 

  制度層面的問題更多。遑論宏觀上大學校門難進易出的弊端或學術評價體系的行政壟斷,單從微觀層面上講,只“評職稱”一項,就足以讓許多教師斯文掃地。按道理來說,評價一個學者的水平遠比評價一個官員或商人的能力要簡單得多。一次會議發言,講一節課,參加一次學生答辯,大家水平各自處於什麼位置,馬上心照不宣。但問題在於這種“心照不宣”不具有任何制度上的功能,學者社會聲譽的價值無法折抵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在這種制度之下,難怪有人寧可剽竊論文以圖發表,也不願默默努力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准了。 

  面對學術腐敗的現實,批判的態度當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冰凍三尺”的社會文化環境不是“一夜之寒”造成的,但在制度層面卻可以“星火燎原”地尋找新的出路。我個人的建議很簡單:全面放開對私立大學的限制,為教育領域提供公平的競爭機制。這雖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卻可以衝淡“濫竽充數”的濃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