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巴曙松:從危機看中國金融市場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09-09-07 10:51:03  


要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區域格局的改進
  中評社北京9月7日訊/中國可以從促進經濟轉型和本土金融市場發展方面,來促成國際金融市場的平衡。目前中國在居民和企業對外投資上的管制已經大幅放鬆,從趨勢看,這種放鬆的空間還廣泛存在。而從長期看,人民幣的國際化,不僅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對全球貨幣體系的更為均衡,都會發揮積極的作用。每日經濟新聞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文章如是說。 

  文章稱,中國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的良好表現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如果從理論上來嘗試進行總結的話,中國的金融體系始終以一種審慎的態度服務於實體經濟的需求,而對投機性較高的市場保持謹慎;中國的金融監管體系對於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 能力、特別是杠杆率有著嚴格的要求,這一點與此次危機中一系列大型金融機構所具有的過高的杠杆率和主動承擔的過高風險形成鮮明的對比。可以預計,中國的金融體系在參與國際金融市場活動時,也會始終持一種服務於實體經濟需要、同時相對審慎的穩步推進的策略。 

  文章指出,在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格局下,中國的選擇面臨不少的挑戰 。從目前的研究看,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推進: 

  當前重點:通過促進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本土金融市場發展,來促進全球貨幣體系的逐步改進,支持全球經濟從金融危機中盡快恢復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中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在及時推出的政策帶動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基本已成定局,這對於支持全球經濟復甦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國的經濟增長帶動了大量的進口,對於穩定全球資源市場和促進國際貿易恢復發揮了十分重要的帶動作用。同時,從國際貨幣體系平衡的角度看,中國還可以從促進經濟轉型和本土金融市場發展方面,來促成國際金融市場的平衡。 

       在實體經濟領域,要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加速推進城市化,促進消費 和內需的增長。 

  2008年底以來,中國經濟的復甦可以說完全由內需推動,出口對中國經濟的帶動作用為負值 ,中國經濟的內生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實際上,家庭消費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一台主要引擎,它也是中國實際GDP增長的第二大貢獻因素。在1988~2007年間,家庭消費平均為每年的實際GDP增長貢獻了3.5個百分點,而同時期投資的貢獻率為4.0個百分點。為了應對此次金融危機,中國政府大力推動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促進農村地區的消費,使得中國的消費增長在危機中並沒有出現明顯下滑。同時,中國經濟增長的區域不平衡格局明顯改善,此次經濟增長,中西部地區增長高於東部沿海地區。同時,中國通過在金融危機時期加速推進城市化,不僅有效帶動了內需,而且增大了對國際市場的進口,對全球經濟的穩定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在金融領域,推動本土化金融市場發展,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從特定角度看,這次發源於西方發達國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是新興市場幾十年來第一次沒有成為 “金融風暴中心”,其主要原因就在於西方發達國家家庭、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過度杠杆化:家庭過度借貸和過度支出、金融機構高風險的借貸活動等。這種“過度杠杆化”本質上反映了發達國家實體部門與金融部門的不對稱。金融的發展大大超過了實體經濟的發展,金融創新背離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金融工具異常複雜,龐大的影子銀行體系長期游離於監管者的視野之外。 

  然而,新興市場的狀況卻恰恰相反。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等新興市場實體經濟發展很快,國內金融業的發展雖然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是依然需要繼續發展。事實上,正是因為中國本土金融市場不夠發達,才使大量儲蓄和國際收支盈餘流出到國際金融市場,從而面臨“資產錯配”和“貨幣錯配”風險。同時,中國特定的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以及中國富有活力的增長空間,使得中國可能會在較長時期內面臨貿易和資本流入的雙順差格局。理論和實踐都表明,這種國際收支不平衡格局的校正,不可能完全依靠匯率 的調整,而更多地需要推動國際收支結構的調整。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積極推動居民和企業的對外投資,也是一個重要的平衡策略。目前中國在居民和企業對外投資上的管制已經大幅放鬆,從趨勢看,這種放鬆的空間還廣泛存在。 

            中期重點:積極參與亞洲區域金融市場的發展
                 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區域格局的改進 

  全球金融動蕩對東亞地區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反思和重構本地區的貨幣體系和金融架構,這是東亞新興市場參與未來國際貨幣體系重建的必備前提。然而,從目前的情景看,東亞地區在跨國貨幣合作、匯率制度的選擇與貨幣政策獨立性方面要進行合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歐洲貨幣一體化的藍圖相比,東亞差距甚大。然而,此次危機同時提醒全球以及亞洲國家,東亞區域經濟與貨幣、金融合作具有積極的意義。 

  儘管目前東亞尚未達成正式的貨幣合作協議,但是亞洲金融危機以後,東亞地區在匯率和貨幣合作方面其實已經取得一些進展。東亞金融危機之前,全球的產業轉移,使得當時基本上所有的東亞貨幣都採取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美國是亞洲商品的最終消費者,美元也是亞洲最主要的貿易結算與投資貨幣。東亞金融危機對這種非正式的貨幣與匯率合作帶來重創,並迫使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多數國家開始積極調整,並逐步轉向參考一籃子國際貨幣等其他形式的貨幣制度;更為重要的是,東亞經濟體也開始嘗試與本地區的其他貨幣保持聯繫。 

  可以預測,從中期趨勢看,全球儲備制度將逐步從一種儲備貨幣向多種儲備貨幣轉變,儘管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是應當已經逐步成為趨勢。對於東亞而言,這意味著一種艱難選擇,這需要東亞經濟體能夠在正式貨幣與金融市場合作方面實現大的突破。從亞洲金融界的研究看,已經出現了不少類似的研究和討論,例如,成立亞洲貨幣基金 組織和亞洲的中央銀行,負責促使各個國家在匯率政策方面達成一致性安排,並為出現金融或國際收支危機的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發揮最後貸款 人角色。還有的研究建議考慮“區域中心貨幣”的可能性。同時,推動亞洲本土金融市場的發展也十分重要。 

  長期重點: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積極參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與重建 

  從發展趨勢看,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在迅速提高,這就在客觀上需要一個國際化的貨幣。 

  因此,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中國經濟發展中必然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之一。而人民幣的國際化,不僅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對全球貨幣體系的更為均衡,都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加快了區域貨幣合作的步伐,開展了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推動貨幣互換 ,擴大人民幣海外發債規模,人民幣已被廣泛用於中國周邊經濟體與中國之間的跨境邊貿結算,人民幣的境外市場也在逐漸形成,人民幣國際化邁出重要步伐。 

  未來,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應當會循著這一趨勢逐步推進,並在完成國際化之後,共同承擔作為一個儲備貨幣所應當承擔的職責,促使國際貨幣體系更為穩定健康。 

  縱觀全球金融市場,經過全球經濟體的共同努力,全球經濟已經度過最為艱苦的時期,逐步步入復甦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