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這是中國文學最好的時代嗎

http://www.CRNTT.com   2009-10-20 11:00:42  


王蒙的“最好時代說”引來磚頭一片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訊/《成都商報》今天刊登於德清的評論文章“這是中國文學最好的時代嗎”,文章表示,“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其本意並非斷言時代的好壞,而是揭示出一個時代中尖銳的價值對立與利益衝突。王蒙先生在德國曰:‘中國文學處在最好的時候’則有些讓人不太明白所指為何”。文章內容如下:

  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兩句斷語,未免都有些極端。不過,狄更斯的本意,並非斷言時代的好壞,而是揭示出一個時代中尖銳的價值對立與利益衝突。王蒙先生在德國曰:“中國文學處在最好的時候”,則有些讓人不太明白所指為何。

  在此次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中國作為主賓國大出風頭。在作協鐵主席的率領下,一幹中國“注册作家”空降法蘭克福。國內的媒體總愛不明就裡地誇張報道,標題裡“引爆書展”、“盛大開場”等詞語多得已經讓人吃不下飯。不過,德國媒體對中國文學的報道,則是負面占了主流。這或許都是德國老頭顧彬惹的禍。大多數德國人不懂中文,不看中國書,所以,顧彬說什麼就都是權威了。或許,德國的記者編輯們對顧彬的那句“當代中國文學都是垃圾”的話,也是相當地熟悉。身為中國當代文學的元老,王蒙挺身而出,奮不顧身、飛蛾撲火回應外界指責,維護中國當代文學的面子和裡子,也很是令人感動。可是,劉震雲、畢飛宇那些青壯勞力何處去了,在這考驗他們的關鍵時刻,倒是讓王蒙和鐵主席出去頂雷,實在有些不夠“man”。

  德國人思維縝密,邏輯嚴謹,德國哲學更是具有深厚的懷疑主義傳統。所以,對於王蒙的“最好說”,德國人很可能會首先打個問號。所以,光我們自己說自己好還不行,你說了,人家也不信。這話如果是個德國人說出來,或許還真有幾分可信。可是偏偏有顧彬老頭在那裡,幾乎給中國當代文學判了死刑。太史公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現在是不是中國文學的最好時期,的確不應由我們自己來說。

  “中國文學處在最好的時候”,估計除了說者自己相信,也沒多少國人相信。如果,只是因為現在創作數量世界第一,以及史上“爭議”作家作品獲得出版,胡適的像掛在了現代文學館,那麼這個標準也太低了。以上所說種種現象,其實無一不應是正常,無一不應是理所當然。中國文學的非正常之處仍然還有很多,還有待未來繼續接受精神治療,方能恢復到正常社會的心智水平。

  類似的言論,在當下並非罕見。張五常去年曾言,全世界歷史上沒有見過這麼好的制度。張氏的讚美顯然過了頭,以至於連被讚美者也不領情。不過,垂垂老矣的王蒙與滿頭銀發的張五常,倒是有一拼了。二者雖然曾經的理想和信念大相徑庭,現在卻又殊途同歸。他們失去了批判精神之後,唯有對當下全盤的認可與讚美。

  王蒙是過來人,此話或許有他的切實感受。不過,如果以稍欠正常為最好,那麼就可以說較不正常為很好了,以此類推則中國文學則無時無刻都不乏良好的自我感覺。“最好論”以自相矛盾為邏輯前提,對過去與現在採取了全盤肯定和全盤接受的態度。這或許是令人最不能接受的一點。

  反對有人說最好,並非要按照狄更斯的套路出牌說最壞,其真實的意圖只是在展示,這種自媚實在沒有什麼意義。如果,大家一聽到“文學最好時期論”和“人類最好制度論”,就亢奮百倍,爆發出前進的能量,那麼,這種批判也就沒有必要了。由此,中國文學、中國經濟學獲不獲諾貝爾獎也就無所謂了。你有諾獎大師,我有好好先生。如此,看到諾獎都頒給了別人,大家又到底意難平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