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政治不是賭博而是妥協

http://www.CRNTT.com   2009-12-16 12:38:05  


香港反對派在立法會的表現已經令很多市民不滿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訊/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主席龍子明今天在《文匯報》登出文章“政治不是賭博而是妥協”,作者表示:“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民主是妥協的制度。妥協精神是民主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妥協意味發生衝突的從政者在政治過程中,通過做出讓步來解決衝突,沒有妥協,就只剩下衝突。民主政治也是製造妥協的載體,民主政治極大增加了不妥協的成本。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協的成本很高,會受到選民和道德的雙重制裁。”文章內容如下:

  社民連提出的“五區總辭”,實際上是一個令政治利益由己方獨佔的方案,在這個關鍵時刻,民主黨回歸理性,尊重現實,是明智的選擇。只有各方面利益的妥協平衡,政制才能穩步向前發展。2012年政改方案,政府順應民意,進一步完善05年方案,已經最大程度地照顧到各種不同的利益訴求,符合基本法與人大決定,體現循序漸進、均衡參與原則,符合香港實際情況和主流民意。 

  儘管社民連及公民黨不斷施壓,以及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運用僅有的影響力企圖游說黨友“轉”,民主黨上周日舉行大會,最終仍以229票反對、54票贊成及1票棄權,即超過八成的比數,否決“民主黨參與五區總辭,爭取2012年雙普選”。對於將“爭取2012雙普選”改為“爭取真普選,取消功能組別”,黨員亦以約七成半票數否決。 

  有學者分析,缺乏最多資源和地區樁腳的民主黨全力支持,即使公民黨及社民連堅持請辭再選,反對派預計亦會在五區補選中輸掉兩至三席,變相提早宣告透過補選變相公投、向中央及特區政府施壓的計劃失敗。亦有學者指隨地區組織較強的民主黨表態不參與,態度較搖擺不定的公民黨亦可能隨時“轉”退出,若最後只剩下三名社民連議員參與,“總辭”便形同爛攤子。 

       “五區總辭”賠了夫人又折兵 

  民主黨大比數否決參與“五區總辭”,是明智之舉,這個結果說明民主黨的主流派,大多數都有多年選戰經驗,知道“五區總辭”並非好出路,結果只會賠了夫人又折兵。“五區總辭”鬧劇變相提早宣告失敗,說明政治不是賭博而是妥協,身為反對派中第一大黨的民主黨,其大部分黨員都是知道這一道理的。 

  一手踢爆“密室飯局”、力撐民主黨抵抗“四人幫”施壓的民主黨元老司徒華表示,該黨不參與總辭,原因是“呢個係孤注一擲、不顧後果冒險行為!”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表示,她在地區聽到的大部分意見都是反對總辭,該黨進行的民調亦顯示有七成市民反對,他們現在的立場才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意見。民主黨前主席楊森說,香港沒有“公投法”,以辭職爭取普選成效存疑。民主黨核心成員馮煒光認為,辭職有如賭博,“如果五蚊出去賭,好大機會得返三蚊,賭做咩?”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就是將“五區總辭”視為一場政治豪賭。他在立法會提出的動議聲稱:“社民連正是希望‘以犧牲來博取成功’,須知道按現時的事態發展,社民連全體立法會議員必須總辭,方能促成‘五區總辭、全民公決’,對於一個初生的政治組織,若完全喪失立法會此一平台,大有亡黨之虞。” 

  按照原先的如意算盤,社民連這場政治豪賭的派彩是:逼民主黨“上轎”,並非真正抬舉民主黨,而是算計民主黨。因為一旦民主黨參與“五區總辭”,就會出現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擔憂的無法重返議會的問題,而一些民主黨議員可能落選,部分議席就可能被社民連取而代之。黃毓民由原先算計民主黨的議席,到擔心民主黨不“上轎”而社民連可能全軍覆沒,因而對民主黨的軟硬兼施不斷升級。他以“先否決、後總辭”為條件,要民主黨立下生死狀,聲稱既然民主黨擔心喪失政改否決權,現時民主黨是否“夠膽斬雞頭,並立下生死狀,我們現在先一起否決方案,跟我們就支持總辭。” 

                       民主黨回歸理性 尊重現實 

  聰明的從政者是善於妥協的從政者,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對香港而言,政改無論如何脫不了《基本法》和人大決定規定的框架,2005年那一次,民主黨被綑綁否決政改方案之後,民主黨的民意支持度大幅下滑,黨內互相指責、猜疑,矛盾加劇,第二梯隊喪失了上位的機會,不滿加深,裡外都失勢。接下來在2007年區議會選舉和2008年立法會選舉中失勢,嘗到自釀的苦酒。一直是立法會最大政黨的民主黨淪為二流政黨,並且一些民主黨議員都是低票當選。民主黨上次吃過綑綁否決政改方案的虧,這次黨內大比數反對“五區總辭”,乃是吸取教訓,免蹈覆轍。 

  在香港的政制發展過程中,存有各種不同的利益訴求。社民連提出的“五區總辭”,實際上是一個令政治利益由己方獨佔的方案,在這個關鍵時刻,民主黨回歸理性,尊重現實,是明智的選擇。只有各方面利益的妥協平衡,政制才能穩步向前發展。2012年政改方案,政府順應民意,進一步完善05年方案,已經最大程度地照顧到各種不同的利益訴求,符合基本法與人大決定,體現循序漸進、均衡參與原則,符合香港實際情況和主流民意。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民主是妥協的制度。妥協精神是民主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妥協意味發生衝突的從政者在政治過程中,通過做出讓步來解決衝突,沒有妥協,就只剩下衝突。民主政治也是製造妥協的載體,民主政治極大增加了不妥協的成本。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協的成本很高,會受到選民和道德的雙重制裁。社民連議員若一意孤行,撼頭埋牆,黃毓民的“亡黨之虞”,就是選民作出的制裁。“五區總辭”浪費公帑,搵納稅人笨,極不道德,納稅人對此焉能不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