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兩岸智囊在台北 共識何在分歧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09-12-26 00:54:55  


 
  (四)不容外力介入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構建。面對美日在台海地區的角色扮演,李際均強調,“不容美日等外國第三勢力介入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任何環節”。李際均說,兩岸問題是“同個屋子”下的問題,美日沒有立場介入中國主權問題,“自家人吵架為什麼要鄰居來插手?”?潘振強也說,兩岸建立軍事互信不需要美、日介入,但可以釋出消息,知會對方,以示尊重其在該地區的合法利益;在兩岸進行二軌交流時,亦可邀請美、日專家與會,但在“一軌”正式協商時,絕對不容外力介入。

  (五)兩岸合辦辛亥革命百周年等慶典活動。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海鵬建議,國共兩黨、海峽兩岸可在2011年、2015年分別聯合舉辦辛亥革命100周年和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並形成兩岸共同紀念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的慣例。張海鵬說,兩岸政界、學界對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是共同關注的,因為它是所有中國人共同走過的道路,也是兩岸分隔走上不同發展道路的前提,是一個中國的理論與實踐急需解決的重要歷史認識問題。張海鵬說,這兩場重大紀念活動如能成功舉辦,有助於推動兩岸人民對兩大歷史事件的意義形成共識,至少也會消弭許多誤會,大大提升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國家的統一形成積極的精神力量。兩岸政治家和學術界領袖應拿出魄力,共同促成。

  (六)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建議,以兩岸共同治理為基礎論述,雙方成立“兩岸共同事務委員會”,共同策劃、組織、協調、控制和監督兩岸共同事務的合作問題。

  (七)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政治室主任謝郁建議,可以兩岸和平協議形式,將“兩岸同屬一中”法制化。

  (八)台灣前“陸委會”副主委、淡江大學教授黃介正建議,可將ECFA模式套到兩岸的涉外事務與安全軍事討論。

  (九)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建議,在超越兩岸政治、利益的議題上,兩岸可以組成一個代表團共同出席國際上的活動。

  正如鄭必堅在研討會開幕演講中所說,兩岸長期以來不同的發展道路已經出現全新的交集,面臨著匯聚到實現民族振興的共同大道上來的重要契機。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兩岸關係,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兩岸關係將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