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解讀神秘國度海地的七大疑問

http://www.CRNTT.com   2010-01-25 09:24:36  


 
  另外,相比於鄰國多米尼加,海地被殖民占領的時間要長許多。美國人直到1934年才撤出海地結束占領,而此時,海地自己的政府管理體系幾乎沒有建立。曾有政治評論家無奈地表示,如果海地沒有脫離宗主國的統治,或許它的人民還能吃上一頓飽飯。 

  疑問二:從1957年到1986年對海地實施獨裁高壓統治的杜瓦利埃家族,給海地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在多大程度造成了海地現在的狀況? 

  杜瓦利埃的高壓統治,導致海地經濟每況愈下,大量有才華的有識之士紛紛離開海地,整個社會動蕩不安,人心惶惶,國內民眾根本無力建設這個國家。與此同時,因為海地的政治和投資環境都十分不穩定,從而導致進入海地的國際投資相當有限。 

  疑問三:在過去很長時間里,海地當局作出規定,不允許外國人擁有海地土地和工業資產的所有權。那麼,在如今的情況下,海地能夠重新打開國門,接受國際投資,並向外國投資者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嗎? 

  海地人非常希望自己能掌握國家的命運。在2004年,阿里斯蒂德政權被推翻後,海地國內對於今後的經濟發展方向一直躊躇不定,心存疑慮。一部分人希望通過吸納外國投資來振興經濟,但許多人卻擔心,這樣一來,海地的經濟主權會落在美國人手里。在猶猶豫豫之間,海地的經濟沒有得到發展,同時國內政治環境也日漸動蕩,這是投資者最不願面對的狀況。 

  疑問四:來自聯合國的糧食援助,緩解了海地最貧困人口的饑餓問題,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海地的農民失業。海地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農業體系? 

  聯合國和美國以直接提供糧食的方式向海地實施援助,但這種方式實際上並不利於正在發展的海地,尤其是對它的農業造成很大衝擊。如果海地想要真正獨立,靠本國的力量解決民眾的溫飽問題,那麼它就需要從基礎設施建設開始重建自己的農業體系,而不再一味地伸手依賴進口食品。 

  疑問五:過度砍伐樹木和水土流失對海地造成怎樣的影響? 

  為獲取木炭來生火取暖做飯,海地人大規模砍伐城市周圍的森林。由於過度砍伐樹木,海地已經逐漸變成了一個“不毛之地”,當雨季來臨時,山體滑坡現象頻頻發生,而泥石流幾乎可以掩埋當地城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