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關係:拔劍出鞘也要量力為之

http://www.CRNTT.com   2010-02-18 13:46:59  


 
  ——美國朝野不支持總統拒絕會見達賴,使他受到國會兩院和公眾輿論的有力牽制。

  ——作為本屆總統,他很難不做上兩屆總統都已做過的事情,否則必然挨罵。

  ——美國不久就要舉行國會中期選。如果奧巴馬不見達賴,他就會冒著失去民主黨在眾院議席的危險,非受到黨內指責不可。

  在某種程度上看,北京把達賴的事情看作中國內政,但奧巴馬也把自己能否背離本國朝野與達賴會見看作美國的內政,不受外來干預而堅持他的行動。

  北京只看到本身要求的正確合理性,卻沒有看到牽制奧巴馬的上述諸因素。如果以為光憑中國維護獨立主權的正確立場就能使奧巴馬遵命,這張牌注定會失效。因為正確性與可行性是兩碼事,在兩國關係中你的正確性並不等於他的可行性。因為對方首先要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你的利益。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客觀事實。

中美關係基本格局不會變化

  因此北京在達賴問題上向美方施壓邁出第一步的時候,需要預見到奧巴馬有可能使中國碰壁的可能性,考慮到此後的五十步與五百步。因為一個美國總統在外國壓力之下被迫改變已經做出決定的事實,從來也沒有發生過。

  如果中國決心非要奧巴馬接受北京要求的話,唯一的辦法是手裡握有強使美國不得不為之的王牌,即超越美國的實力。但是美國並非歐洲,北京對法德兩國施加壓力也許奏效,對美國卻不會產生同樣後果。因此,正如北京《環球時報》轉發的一篇評論所說:“既要找到對方的軟肋,還要盡量避免傷及自身,要打得痛,還要留下回旋的餘地。”

  現在的問題是,奧巴馬見過達賴之後,北京的下一步要怎麼走,可能採取何種後發行動來反制美國?這就又牽涉到兩個問題,第一是如何從中美關係的全局來衡量這個比較次要的局部問題,另一個是北京對美政策的強勢態度會對中國輿論產生何種影響。

  顯然,北京不會默爾而息,還將有所動作,但決不會因此而把中美關係推向對抗與破裂的邊緣。因為維護中美兩國的交往與合作,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北京可以制裁一個美國公司,卻不能對美國這個大國進行制裁。也就是說,不管奧巴馬是否見達賴,中美關係的基本格局不至於發生大變化,這場風波最終將會過去。

  但是這個事件對中國民眾和社會輿論會產生什麼影響呢?由於外交部門以強勢和高調的語言對付美國,已經激發起中國的民族主義愛國情緒。但是言猶在耳,奧巴馬卻無視中國壓力而自行其事。其結果就有可能使這種義憤的情緒受到挫傷,需要回過頭來加以安撫與平息。否則,這一高調行動會有所反彈而產生事與願違的副作用。(作者陳有為系華盛頓中國論壇社社長)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