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季冰:政府何必“調控”房地產

http://www.CRNTT.com   2010-03-17 10:08:34  


中國房地產“市場”種種弊端的根源,在於它是一個行政干預色彩強烈的不完善的“市場”。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訊/究竟是要搞市場經濟還是打算回歸計劃經濟?中國房地產“市場”種種弊端的根源在於它是一個行政干預色彩強烈的不完善的“市場”,如果以“民生”的名義去為政府干預正名,那將與市場化改革方向背道而馳。廣州金羊網昨天登載陳季冰文章“政府何必‘調控’房地產”,內容如下:

  隨著全國兩會的閉幕,一段時間以來有關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上的炒作和泡沫問題、以及應當採取何種政策進行調控的激烈爭論似乎已經偃旗息鼓。看起來,大多數國人已經達成了如下共識:

  1)中國目前的商品房價格存在不合理的虛高,有些地方已經達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2)造成這種虛高的原因在於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與貪得無厭的開發商之間的共謀;3)由於住房系公民生活的必需品,因而它具有一定的社會保障功能,因此如不對房地產市場施以有效調控,必將損害社會公正;4)正確的調控路徑業已明確,那就是要在指導思想上將房地產分為純粹市場化的商品與政府必須承擔責任的保障品兩個不同部分;5)對純粹市場化的商品房市場那部分,政府不直接介入,但應當通過調整稅收和銀行貸款利率等財政、貨幣手段提高交易門檻,抑制投機,擠壓價格泡沫;6)對單純依靠市場力量難以解決的另一部分社會居住需求,政府應該通過加大提供保障性住房——其中包括有限產權的經濟適用房及無產權的公共租賃房(廉租房)——供應予以解決。

  上述6個句式大致勾勒出了時下許多人對中國房地產市場問題的看法。但在我看來,它們又都包含了很多的似是而非之處,而建立在這種共識基礎上的政府調控,更令人擔憂。

“共謀”的形成,是因為房地產市場存在行政壟斷

  地方政府為什麼會與房地產開放商達成這種旨在推動房價上漲的共謀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