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也談伊朗核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0-03-18 08:32:29  


 
  沙特雖然沒有同意,但伊朗的老對手伊拉克這邊卻態度鮮明。比如,伊拉克石油部長上個月就說,伊拉克今年將把對中國的原油供應量增加一倍多,達到日均30萬桶以上,約為中國已經與沙特達成的進口合同的30%。伊拉克的表態雖然一時滿足不了中國的胃口,但總是一種姿態:請你支持制裁伊朗,讓它放棄核武器計劃。誰都清楚,伊拉克的主動示好的態度後面少不了美國的外交運作。中國領了這個情,日後必定是要還的。 

  第三,在是否支持制裁伊朗問題上中國還得仔細考慮另一種得失。那就是很可能會失去伊朗這個中東地區的傳統老朋友。其弊端和損失倘用實用主義的原則來衡量則更顯得更加放大些。(因為實用主義講究的國際關係大多是建立在利己主義的立場上的)。另外我還想請讀者記住,在20年前中國因那場政治風波被聯合國實施經濟制裁時,中國的外匯儲備罐子裡幾乎都要空了:1990年,10多億人口的中國的對外貿易額只有300億美元不到,而外匯儲備更只有區區的80億美元了,人均八個美元不到!那時的伊朗雖然自己也很孤立,但卻無視國際上對中國的制裁,堅定地與中國站在一起。中國通過在伊朗承接眾多的以硬通貨支付的工程項目而獲得了不少寶貴的外匯和石油。但是,歷史告訴人們,朋友一旦翻臉往往比陌生的敵人要危險得多。中國不能不忌憚支持制裁後伊朗可能採取的報復性措施。這些報復性措施可能包括驅逐中國企業(這裡,其他普通企業倒也罷了,中石油一旦被逐,損失可就大了)以及摻和到中國新疆的東突問題中去等。 

  對於中國而言,這後一個可能性將是十分棘手的。因為與時下暗中同情東突但自己卻屬於半拉子突厥後裔的土耳其人相比,伊朗人,也即波斯人與突厥人的歷史淵源更深。1300年前,唐帝國數次縱深擊敗突厥,東突厥人歸附,西突厥人往西遠遁,與波斯人多有戰爭,最後大多融入了當時的薩珊波斯王國之中。可以說,現在的波斯人身上流淌著不少突厥人的血液。後阿拉伯人滅亡了薩珊王朝,後者還曾向唐朝求過援,但未得到支持。再後來到十一世紀時,西突厥一部叫塞爾柱突厥人(Seljukian)又強大起來,將占領伊朗的阿拉伯人趕走,並以伊朗為基礎建立了強大的塞爾柱帝國。該國的版圖到11世紀末達到頂峰,東起中亞並與中國接壤,西至叙利亞和小亞細亞,南達阿拉伯海,北至基輔俄羅斯邊境。現在的土耳其不過是當時這個突厥帝國的一塊新拓的疆土而已。只是到塞爾柱帝國瓦解後,奧斯曼帝國才得以興起,但已與突厥人隔了一層了。現在中亞地區的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中國的塔吉克族也說波斯語。當然,這只是一種歷史淵源分析。不過,中國本來沒想也沒有必要去激怒伊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