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實質

http://www.CRNTT.com   2010-03-25 09:03:21  


 
  然而,對於經濟危機的認識,我們認為有必要在方法論上作周期性危機和總危機的區分。只有在經濟危機與社會危機相伴隨的情況下,導致全球經濟格局發生根本改變的總危機才會出現,這種革命性的變革或以戰爭為手段(如上個世紀初葉的兩次世界大戰,實現了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以及兩個並行市場格局的形成)、或以國內政局的動蕩為表現形式(上個世紀90年代原蘇東體系的瓦解,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新的全球分工格局的形成),而在這樣總危機爆發之前,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作為強制性的調節手段,其作用在於,實現社會化大生產各部門之間的客觀比率的要求,使價格趨近於價值或均衡價格,使虛擬經濟趨近於實體經濟。因此,只有總危機才是對制度、格局以及相應的結構的否定,這是長期的趨勢;而周期性危機則是對價格偏離價值的量的調整,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周期性。

  每當全球性危機來臨之時,人們總會用對總危機的認識來替代周期性危機性質的判斷。然而,即便我們對總危機的判斷是正確的,那也是一種長期趨勢的判斷,在總危機真正出現之前,它也不能用於替代我們對周期性危機性質的判斷。特裡芬在1960年就得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必然崩潰的結論,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美國為了獲取“估值效應”而不斷貶值美元,美元貶值的長期走勢,必然會使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走向終結。這種判斷,作為國際貨幣體系總危機的認識,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每當世界經濟出現危機時,人們總是會預期美元的匯率會走低,而事實上,在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危機時代,每次危機期間美元並不是一味地貶值,相反,很多情況下,危機期間,美元對多數發達國家的貨幣而言是升值的。

  同樣的邏輯在對2007年以來的全球金融危機的分析中也依然存在,即認為這輪危機中中心國家的需求調整,必然意味著對全球經濟失衡的調整,全球經濟的格局必然在再平衡的結構調整中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然而,從近百年的歷史來看,全球經濟的失衡主要出現過四次,第一次較明顯的失衡出現在英國主導下的全球經濟失衡(1880後的近十年中),後三次是以美國主導下的全球經濟失衡(分別是:1960-1973年,1974-1989年,1990-2008年)。這三次失衡都導致了全球經濟危機的出現,但只有英國主導下的經濟失衡在危機過程中實現了再平衡,另外兩次失衡,只是在危機過程中出現了失衡量的逆轉,而危機過後,非但全球經濟失衡的趨勢沒有出現逆轉,相反,失衡的規模還存在進一步增大的趨勢。

  在1960-1973年期間,美國經常賬戶餘額占GDP的比重約在0.3%,而隨著危機的結束,全球經常賬戶失衡的程度進行了反向的調整,美國經常賬戶餘額占GDP的比重不但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反而在一定時期內有所上升,達到了1%以上。相似的情況也發生在1974-1989年以及1990-2008年的全球經濟失衡時期,雖然在危機後全球經濟失衡的規模略有調整,但全球經濟失衡的趨勢沒有根本的變化。

  這一現象說明,全球經濟失衡並不是經濟全球化所固有問題的關鍵所在,關鍵性的問題在於全球經濟失衡所表現出的利益分配、治理制度、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的關係,以及經濟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文化多樣性之間的差異衝突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