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人民幣升值真的是美國人的陰謀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4-05 08:17:39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平等自願的交換使各種資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得到分配,能使交換的雙方增長財富。從這個故事推廣開去,要想使一國一地的百姓更加富有,就必須通過合理的政策來促進更加廣泛的交換,交換越多,百姓致富的步伐就越快。當然,人類早已進入了使用貨幣的文明時代,但是以物易物的交換本質並未發生任何改變,貨幣只是充當了交換的媒介而已。

  對外貿易與國內百姓之間的交換並無本質上的不同,同樣也能促進交換雙方的財富增長,這就是為什麼各國政要都把捍衛貿易自由作為口號吊在嘴上的原因。但對外貿易與國內也有不同,因為各自的產品在計價時使用的計價單位並不一樣,美國人用的是美元,中國人用的是人民幣,用多少元人民幣的中國產品才能換回一美元的美國產品,這是一個難題,於是匯率的問題應運而生。

二、匯率是由什麼決定的?

  前面已經說過,交換的本質是以物易物,假如甲國什麼資源產品都有,而乙國資源產品匱乏,此時甲國的鈔票就更值錢,因為乙國迫切需要甲國的產品資源,它情願用更多的產品來換取甲國的鈔票以購買甲國的資源,否則甲國就不會與你交換。
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假如乙國原先迫切需要甲國的石油資源,後來他們在自己的境內發現了一座貯量豐富的大油田,那麼乙國對甲國的石油資源需求就會下降,此時乙國的鈔票相對於甲國的鈔票自然就會升值。因為乙國缺油的窘迫已經得到了緩解,原先換1噸甲國汽油願意拿出10噸糧食,現在卻只願意拿出5噸糧食。

  以中美兩國而言,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其實是由中國對美國(或者說世界市場,因為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各類資源產品和美國(或者世界市場)對中國各類資源產品的供需決定的,就象一國之內的物價是由供需雙方決定一樣。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在世界市場上的價格。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缺少製造技術,小車、電腦、飛機及各種機械裝備皆不能造,而中國又急需這些東西以支持現代化建設,於是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就非常不值錢,因為,一方面我們迫切需要美元在美國乃至世界市場購買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另一方面外方拿到了大把的人民幣卻在中國市場上沒有什麼他們需要的東西可採購。就象現在海地的貨幣不值錢道理一樣,因為你現在即使擁有海地的貨幣,但因為其已遭受嚴重地震,你根本買不到你需要的東西。

  但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除了大飛機之外,不僅自己能夠製造電腦、小車和各類機械裝備,而且能夠利用這些裝備和中國勞動力的優勢,生產出更多鞋子襪子領帶打火機等諸多輕工產品,這樣,一方面我們並不需要更多的美元去美國購買工業產品,因而對美元的需求就下降了;另一方面美國人拿到人民幣後卻可以在中國買到價廉物美的輕工產品,因而他們對人民幣的需求上升了,這一降一升,意味著對美元的需求減少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人民幣理所當然地越來越值錢了。也就是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是勢所必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