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伊朗的壞消息:挨打或被制裁

http://www.CRNTT.com   2010-05-04 09:20:47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27日說,鑒於伊朗外長馬努切赫爾•穆塔基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的會談沒有取得進展,美國如今尋求對伊朗實施嚴厲制裁。據來自美國《紐約時報》的消息,隨著奧巴馬政府對伊朗實施更嚴厲制裁步伐的加快,美國公司以及外國公司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先後有許多公司表示停止或減少與伊朗的業務來往。

  美國審計局最近公布的報告顯示:“在過去5年時間,全球有41家外國公司幫助伊朗發展石油和天然氣。這兩個收入占到了伊朗國內收入的50%以上。這也是伊朗政權能維持的重要原因。”美國原高級外交官馬利克說:“伊朗現政權面臨許多困難,但還不至於垮台。如果世界眾多公司撤出或停止與伊朗的聯繫,屆時伊朗政權將難以繼續支撐下去。”

國際各界 聲音不一

  面對伊核問題,雖然鼓勵各方繼續和談努力的呼聲響亮,但是現在仍沒有任何統一意見達成。

  俄羅斯一直視伊朗為自己後院——中亞的門戶,所以對伊朗的心態很複雜。但是最近,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嚴厲批評伊朗“不負責任”的講話顯示俄羅斯開始對伊朗在核危機中的表現失去了耐心。

  對梅德韋傑夫的這段講話,法新社27日表示歡欣鼓舞。此前,法國外長貝爾納•庫什內在芬蘭表示,如果聯合國未能在6月份之前就制裁伊朗問題達成決議,歐盟準備對伊朗進行單方面制裁。

  美國與歐盟在尋求國際社會支持的時候,巴西和土耳其還是選擇做“和事佬”,表示外交渠道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途徑。同時,兩國均表示願意在這一問題上扮演中間人的角色,伊朗核燃料交換可以在本國境內進行。

  也有分析認為,此次伊核問題各方爭執的焦點集中在核燃料的交換方式上。目前,美國正與盟國圍繞新一輪制裁內容進行協商。美國副總統拜登22日表示,聯合國安理會可望最遲於5月初出台制裁伊朗的決議。伊核問題是引而不發還是將出結果,現在只能靜觀其變了。(作者:楊寧 朱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