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學生為何無緣國粹

http://www.CRNTT.com   2010-05-05 08:55:42  


一位外國友人(左)在學習中國功夫。
  中評社北京5月5日訊/最近一期《南方周末》刊登了天津大三學生俞江的來信,他在信中說,“我們學校有許多日本留學生。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他們的課表,課程有書法、京劇、太極……我好羨慕他們,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機會接觸這些——小學沒有條件,初中沒有精力,高中沒有心思——到大學什麼都有了,但學校把機會都給了留學生。萬一有天跟日本友人談論京劇,也許他懂得比我還多呢!”(南方周末4月28日)

  這一封短信,讀來令人五味雜陳。作為中國學生,居然從小到大接觸不到“國粹”,這是誰之過呢?

  是大學的責任?也許看完這封短信,大家的第一反應是大學有些崇洋媚外,不給學生開書法、京劇和太極。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據我所知,一些大學早幾年就開設了這樣的選修課,以及相關的社團,可是選擇這些課的學生相當之少——少得不能正常開班;社團活動也苦苦支撐——每次活動的“票友”極少,連舉辦者也灰心喪氣。我還曾經聽到一所大學文學院的教授抱怨:開座談會時學生們建議,要多開人文、社科等通識課程,可是,當這些課程真開出之後,就連直接建言者也忘了自己當初的“建言”。大約在五年前,複旦大學進行教育改革,設立“複旦學院”,讓學生們在六大平台上接受通識教育,但媒體的調查顯示,對於一年級學習“無用”的通識課程,不少學生很困惑:難道學這些有利於更好就業?

  在今天的大學,在就業的壓力下,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都更關注技能教育,通識教育已被冷落——從功利、職業角度看,教育確有雙重功能,一方面是功利的、職業化的、技能化的教育,此即技能教育;另一方面則是非功利的、非職業化的、非技能化的教育,此即通識教育。技能教育可以幫助受教育者掌握職業所需知識和技能,而通識教育卻能提高一個人的素質以及發展潛能。一般而言,作為大學,應該重在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與素質,作為高職高專,則強調學生的就業技能培養。如蔡元培先生1917年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所言,“果欲達其做官發財之目的,則北京不少專門學校,入法科者盡可肄業於法律學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業學校,又何必來此大學?所以諸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從學校看,在就業率指標的逼迫下,幾乎所有大學,不管是985高校、211院校,還是高職高專,都以就業為導向辦學,通識課程被大幅縮減,增加的是技能課程、實踐課程和實習環節,而這種調整,還被認為是“教育創新”。從學生看,一上大學,耳聞目睹大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所思所想就是今後找一個怎樣的工作,並為找到這樣的工作“做准備”,所以,普遍在學生中存在“工具課程熱”(英語和計算機的學習占了不少大學生大學生活的過半精力)、“考證熱”(統計顯示,針對大學生的證書有上百種)。而不少專家,也告誡大學生,要成為職場的紅人,在大學中實習是第一要務——這從根本上顛倒大學生角色的建議,還受到學生們的熱捧。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