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難以建立的癥結

http://www.CRNTT.com   2010-07-28 11:42:20  


資料圖片: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和他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并同吳伯雄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饒愛民 攝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訊/“追根究底,短期之內難以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癥結,還是存在於台北與北京之間的互信不足問題。假如北京真的深信台灣不會再有‘獨立’傾向,台北也堅信大陸不會再有‘用武’念頭,其實兩岸建不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已經不是讓人最關切的問題了。” 香港《文汇报》今天登载邵宗海的文章“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難以建立的癥結”,內容如下: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給外界的印象似乎是:北京勇於提倡,台北比較保守,而台北在過去一向把兩岸軍事熱線、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視為軍事禁忌。 

  但是根據一本“軍事評論報道”的報道,早在2000年5月31日就出現過突破性的態度。當時擔任台“國防部長”的伍世文在立法院答詢時曾表示:不但認為設立兩岸軍事熱線可行,同時也表示可由退役將領負責與對岸連繫開始做起。幾天之後也就是6月2日時任“行政院長”的唐飛到立法院做施政報告時強調,我們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化善意為行動、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並建立兩岸互信機制。 

  等到2008年12月31日,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公開呼籲,兩岸可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隨後,馬英九於2009年5月9日,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時明確表示,如果2012年能夠連任,而政治議題有迫切需要協商的話,他將不排除觸及;至於兩岸是否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馬則指出,未來協商不會排除,不過現在還是經濟優先,因為就像“小學生做那個數學考試題目一個策略,先做容易的,不然時間不夠”。而擔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則於2010年3月16日,在答覆立委周守訓詢問兩岸是否有機會洽談軍事互信機制時表示,兩岸若想談軍事互信機制,應該建立在兩項前提上。首先,台灣的“國防”力量須維持在精實、足以自我防衛台澎金馬的安全;其次,一定要循序漸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