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應加快調整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1-01-18 08:23:53  


 
  其次,實行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的勞動力條件也有了較大變化。在人口自然規律和計劃生育政策的雙重作用下,中國正在從勞動力剩餘向勞動力短缺狀態轉變。預計,到2015年,中國農村向城市轉移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只有730萬左右,將不足以補償城市近700萬的需要量。而持續多年各地不斷出現的勞動力短缺,預示著勞動力無限供給特征的消失。

  既然實施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的資本和勞動條件都發生了逆轉,那麼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的發展戰略就必須取代傳統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這也是經濟規律的基本要求。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轉變並沒有發生,或者發生得太晚太慢。

  其中的緣由,既有現行體制“路徑依賴”的慣性,也有地方政府和企業發展思路的滯後所致。對地方政府來講,大搞出口創匯經濟、獲得更多的外匯資金構成了“GDP”崇拜的重要一環,似乎外匯掙得越多、政績就越大,而全然不顧出口效率和效益如何。

  出口導向型戰略轉換遲緩帶來哪些問題

  文章認為,由於傳統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未能得到順利轉型,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諸多的問題和弊端。這集中體現在:一是對國內資源破壞嚴重。為了創造更多的外匯,許多地方和企業亂砍濫挖,對環境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二是壓制了勞動者福利水平的提高。在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始終不能得到提高的情況下,許多出口企業不惜犧牲勞動者的利益,通過壓低工人工資和福利的做法以維持微薄的利潤;三是引發了大量的貿易摩擦,目前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四是以國外消費代替國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不但加大國內經濟的不穩定性,也削弱了國內消費的擴張。

  不僅如此,傳統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還導致了中國補貼發達國家的怪現象。目前中國的人均GDP約為4000美元左右,勉強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但令人不解的是,中國卻是世界上最發達國家美國的最大債權國。從過去想方設法借外債過日到現在輸出外債,固然是中國國際貿易地位的重大改變,但也是傳統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帶來的無奈選擇。值得警惕的是,隨著美元貶值趨勢的形成,大量的外匯也面臨著縮水的風險。

  更讓人驚奇的是,在“創匯”思想指導下,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在境外甚至要低於國內同樣產品的價格,形成了內外銷商品價格的“倒掛”。比如,剛剛調價後中國國內500毫升裝的53度茅台就比在美國紐約華人聚居區出售的價格有很大落差。另外,像中國大量出口的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等,境內外價格也有很大落差。

  其結果,中國以龐大而又廉價的商品維持了美國高收入低通脹的格局,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長期保持在3%以下。與此相對應的是,由於企業利潤微薄和勞動者收入過低,在中國就形成了低工資高物價的局面。而過量的外匯占款所引發的輸入型通脹,加劇了中國國內的通脹壓力。需要提醒的是,內外銷商品價格倒掛的實質,其實就是用中國的低工資低利潤去補貼發達國家的消費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