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保增長惠民生需增加有效制度供給

http://www.CRNTT.com   2011-03-10 08:50:59  


保增長與惠民生的結合,要深入到體制改革、機制創新的層面,即增加有效制度供給。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訊/當前中國經濟社會中的一系列現實問題都與民生息息相關。中國證券報發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文章分析,從短期到中長期,中國協調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和挑戰是多層次多角度的:

  第一,很多人熱議的“匯率陷阱”問題。這包含兩個角度,一是美國式貨幣強權,頻頻施壓,要讓人民幣快速升值。這肯定是不行的,已有日本的前車之鑒。但同時,堅持獨立匯率政策是不是就可以簡單理解為維持現狀?這也是不可行的。因為我們清楚地意識到人民幣要在中國和平發展過程中逐步爭取加入世界硬通貨俱樂部,這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崛起必然的選擇。人民幣國際化大致要經過人民幣周邊化、區域化、國際化三大階段。從目前的周邊化往前走,最後要走到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和較充分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只有如此,才可能最終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才真正可使人民幣最終加入世界硬通貨俱樂部並形成我們可得的“鑄幣稅”。所以,在堅持自主的同時,還需把握好正確的匯率機制演進策略。

  第二,被人越來越多提到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民生福利的改進往往滯後於較普遍的期待,公民意識、納稅人意識的增長,又帶來越來越強烈的公眾知情、參與、監督的訴求。因此,中國應該提防南美出現過的“民粹主義基礎上的福利趕超”教訓。我們必須注意到:如果沒有整個綜合國力的提升,從而在深層機制轉換方面做出的支撐,以及沒有從結構優化、節能降耗和有效供給方面對活力的充分提升,這種“福利趕超”誤區對我們會有誤導。如果一味講眼前利益而解決福利問題有可能帶來滯脹:一方面工資在增長,物價在推升;另一方面活力和效益跟不上,經濟就會停滯下來。

  第三,環境資源的制約。資源、能源、土地等的稀缺性,在發展中必然凸顯與強化之後,帶來的是資產價格上升、炒作問題,並且越來越嚴重地困擾著我們。最典型的就是房地產市場的問題。當下的房地產調控新政,一定要推進到制度建設框架上。資源的價格、土地的價格、稀缺要素的價格,必然在經濟轉軌中經歷從無價到有價、從低價到高價的演變。在此過程中矛盾重重,新的“價稅財聯動”的改革與制度建設是無可回避的。處理得好則大惠民生。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方面這兩年有進展,我們政策重點已經推進到了廉租房、公租房,而不是以前側重的所謂“經濟適用房”,但往前走還有很多難題需要協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