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華芳:改革是怎樣失去共識的

http://www.CRNTT.com   2011-03-27 09:52:13  


 
  這時候,對於統治者而言,增長戰略的重要性就要讓位於分配戰略。但對於分配如何處理,政治上無競爭的執政者與憲政民主制度中的執政者,面臨的約束條件是極為不同的。中國的威權體制使得其更傾向於採用“堵”的模式,通過維穩力量進行限制社會不穩定因素。因為這更符合執政者的決策模式。對於威權政府而言,穩定壓倒一切的執政目標往往並不是建立在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上,而是威權體系內部的利益集團相互博弈的結果。

  這也成為分配性戰略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的原因之一。因為分配性戰略不僅意味著要改變威權政府與民爭利的格局,也意味著要讓既得利益集團吐出已經習慣的利益份額。這一來與威權政府的利維坦邏輯相悖,二來既得利益集團的回吐也並非容易的事情。這或許也可以解釋何以從“十五規劃”到“十一五規劃”,十年間兩會對民生的關注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尤其是教育部分的支出一直未能到達合理的水平。更重要的佐證是,三農問題已經連續占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頭號議題多年,但城鄉差距卻在繼續拉大之中,並且對農民產權的保護力度還出現了下降趨勢。尤其是對城鄉結合部農民宅基地和農村集體土地的征用引發的一系列群體性事件,更表明了沒有政治競爭的約束,利維坦的膨脹速度將會超乎預料。

  對於威權統治而言,最重要的是維持基於權威的穩定結構,而不是經常變更統治者的憲政民主模式。因為後者引入了政治上的競爭者,使得威權有可能失去統治地位。所以威權執政的首要目標是使得自己處於統治者的地位上,在這一目標條件下,選擇維持穩定的手段。那麼壓制一切可能造成威權統治動搖的社會活動,就成為必然的選擇。無非是,隨著改革進入到“十二五規劃”,繼續通過推進改革來提高人均收入獲得支持的增長性戰略日益失效,對貧富差距和城鄉差別的關心持續高漲,迫使執政者考慮選擇不同的維穩策略。由於這一選擇以不能動搖威權統治為基礎,那麼選擇一手抓民生保障,一手抓和諧穩定,兩手抓兩手都硬,成了必然的選擇。而這兩手之間的互搏以及造成的浪費,反而是不重要的了。

  例如據財政部周六公布的一份報告,即年國家投入到警察系統、國家安全系統,民兵以及法院和監獄等"公共安全"領域的預算為6244億人民幣,這一數字比去年增加了21.5%,且超出了中國2011年公開的軍費預算6011億元人民幣。維穩費用超軍費開支,一方面得益於購買了大量國際支持,使得維持大規模軍隊的必要性降低,尤其在國際普遍支持裁軍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增長戰略效力降低後的選擇。

  這與憲政民主制度的巨大不同在於執政者可否更換的前提。在憲政民主制度下,同樣存在維穩的問題。各種衆多局部的示威運動,使得民主制度被廣為詬病,認為其充滿了亂象。但這種亂哄哄的民主,實際上起到了出氣口減壓的功效,加上憲政民主制度下的選舉制度,使得其在整體上採用了“疏”的手段,來維持一個大致的動態“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