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日本強震的地緣政治後果

http://www.CRNTT.com   2011-03-26 08:53:15  


 
鏈接:蘇安:日本政局或因震災加速演化

     2011年03月26日02:1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蘇安 

     提示:大災帶給日本的影響還遠不止經濟方面。目前不被人提起的政局,實際上已經蠢蠢欲動。

    日本觀測史上最強地震伴隨著大規模的海嘯和嚴重的核電站事故,給日本經濟帶來的損失目前還沒有具體官方數字,但市場預計大約都在15萬億-20萬億日元這個區間。由於受災最為嚴重的東北三縣的經濟規模在日本所處地位不是很高,實際GDP加在一塊兒也就20.7萬億日元左右,占全日本GDP的4.2%左右,由於日本長期處於通縮壓力之下,名義GDP的規模也這麼個數目。

   而1995年阪神地震(國內也叫神戶地震)所在大阪和兵庫兩地的GDP大約在70萬億日元,占到日本1994年度GDP的14%之多。而且,日本政府每年僅各種社會保障的財政支出就高達100萬億日元,規模有GDP的四分之一之多,相比之下這次受災地區的損失金額對日本經濟的打擊似乎并不算很嚴重。某些大概是來自學界的匿名人士在媒體上發表意見,認為這次災區所處為“邊遠地區,人煙稀少”,實際給日本經濟帶來的影響并沒有想象的那麼大。這種看法基於GDP概念展開,因為物資和人員損失是Stock面的消失,而GDP作為每年生產出來的附加價值是個增量,屬於Flow概念。若災後重建工作順利展開的話,反而有可能在GDP增長率上給日本帶來短暫的“驚喜”。

  然而與這種樂觀的看法相比,市場人士的看法似乎又過於悲觀。金融機構目前普遍認為僅各種財物,物流、生產停滯帶來的直接損失就能達到16萬億-20萬億日元,而二戰後日本國內首次實行的“計劃停電”帶來的負面影響目前還沒有考慮在內。人們因為害怕停電都提前回家,商店也提前關門,消費自然萎縮。電力不足將給日本帶來一個與往年不同的炎熱夏季,但卻無法跟往年一樣刺激日本的消費。歐系投行BNP的當家經濟分析師推測今年二季度的GDP增長率將因此下調13%,因為東京電力所轄區域的GDP占到了日本的42%之多,電力短缺對經濟的打擊是必然的。

  這個看法的焦點集中在東京這樣的人口重鎮,而美系投行高盛還非常關注東北災區給日本甚至全球制造業帶來的瓶頸制約。他們指出,基礎零件、汽車的微控器,還有某些信號半導體,手機數碼相機零部件都將因此在第二季度出現15%到50%的缺口。像在汽車微控和微處理器占據全球45%市場的瑞薩電子這樣的公司都在災區有自己的主力工廠。

  在2001到2004年,日本經濟掙扎於通縮陷阱之中,以制造業為中心大量日企將生產轉移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新興經濟體,但同時日本國內也留下了一批極其特殊的企業,他們很多是多年的手工作坊發展起來的零部件制造商,這些中小企業之所以能有這麼頑強的生命力并非完全是因為他們寄生在大企業的產品鏈上,還因為他們的生存哲學:不爭第一(No.1),必做唯一(Only one)。這個“唯一”的意思就是占據生產鏈上的某個關鍵環節的技術優勢,與那些通過大量生產來降低成本打價格戰去占據市場份額的戰略不同,它的好處不僅在於有更高的價格交涉能力,還因為“非我莫屬”的技術瓶頸帶來寡占優勢,實現了結果上的“第一”。而正是這種零部件制造商大量集中在東北地區,雖然這些企業規模小,對就業影響也不大(因為必須是高度熟練的工人),但從生產的附加價值角度上看,不僅是當地經濟的支柱,也是世界產業鏈上的重鎮,這次地震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止表面的直接損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