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台灣地域文化高度關聯政治 應高度重視

http://www.CRNTT.com   2011-03-30 00:23:27  


 
  肯定和彰揚台灣文化對中華文化內涵的豐富

  胡錦濤總書記精闢地指出:“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前半句人們談論已多,有點“老生常談”;後半句則是一嶄新的提法,將對自豪於本鄉本土文化的台灣同胞產生良好的影響和巨大感召力,意義十分重大,值得我們給予特別的關注和彰揚。

  一般而言,中國內部的某一地域文化(小傳統),多多少少都會對中華文化整體(大傳統)作出豐富。不過台灣文化所作的貢獻,會更突出一些,這是由於台灣具有緣於其近代以來特殊歷史際遇的特殊經驗,不管它們是正面的經驗或是反面的教訓,都值得將其納入中華民族的整體經驗寶庫中。這也許正是“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科學論斷的最重要含義之一。

  甲午之前,台灣是中國的一個府或省,無論是政經制度或文化傳統,都與中國其他地區無異。割台之後,儘管台灣人淪為日本的“次等國民”,在日據末期“皇民化”的強勢推行中,也確有部分台灣人產生了國族身份的困惑和搖擺,但就整體而言,台灣人並沒有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日本忠良臣民”,整個台灣也始終沒有脫離中華文化的基盤和根柢。光復之時,大多數台灣同胞興高采烈、義無反顧地恢復了“中國人”的身份。因此50年淪日的經驗,也就是部分中國人的半個世紀的被殖民經驗,並融入近代以來全體中國人的形式有所不同、程度有所差別,但實質內涵卻十分相似的被欺侮、被奴役、被殖民的集體歷史經驗中,成為其中頗為特殊的組成部分。乙未之後的數十年中,中國有不少地區先後遭受日本侵略鐵蹄的蹂躪,但沒有一個地區如台灣的殖民地化程度如此之高,遭受苦難的時間如此之長。雖是不堪回首,卻也是絕無僅有的特殊經驗,台灣同胞的苦難,抗爭,甚至他們的猶疑和動搖,都給全體中國人以深刻的警示,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經驗財富--儘管被殖民的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但這段苦難和抗爭並存的經歷,無疑仍可增強中國人民面對歷史風浪與橫逆的勇氣和能力。

  1945至1949年是20世紀百年中兩岸真正“統一”的短暫五年,卻不幸發生了影響巨大和深遠的二‧二八事件。事件是當時官僚統治集團和廣大民眾階級矛盾激化的結果。儘管經驗是慘痛的,但對它的研究,仍能給後人無窮的有益啟示。正如一位台灣統派學者所說的:致力於40年代後期這一段台灣文學歷史的研究,乃因這是一個祖國統一、兩岸文化交匯的時期,後來兩岸雖暫時分割,但中國總有一天要實現統一。40年代後期發生的事,無論對於台灣同胞或是大陸同胞,都可作為一種經驗或教訓,使他們在統一再次到來時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