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儒學與君主專製並不配套

http://www.CRNTT.com   2011-09-16 14:51:48  


孔子的學說,儒家的理論歸根到底是仁學,仁學即人學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訊/近日,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教授顏炳罡在《北京日报》撰文“儒學與君主專製並不配套”,作者认为,“孔子的學說,儒家的理論不是為迎合君主專製的需要而設計的,也不是完全與君主專製相配套的,而是為人而設計的。”文章如下: 
 
  近來,有學者指出,前現代社會的儒學“是與那個時期社會體係相配套的”,“是專製君主選定的官方意識形態,其主幹是經學”,儒學是封建專製主義意識形態。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
 
  ■ “三綱六紀”果真是與君主專製相配套嗎?
 
   儒家學者“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代表中華文化最根源的意識,用莊子的話說就是“古之道術”。就孔子而言,它隻是以周文自任,既要“刪述六經”,更要“垂憲萬世”,為中國文化的存亡絕續而繼往聖,開來學,本沒有什麼家,也無所謂什麼派。隻是順應中華文化的主流、大流而來。如果強名孔學為儒學,由孔子開始的學派曰儒家,那麼儒家所代表的就是中國文化的大流、主流意識。
 
  有的學者為了說明儒學是封建意識形態,一再強調儒學是與君主專製製度相配套的,並引陳寅恪先生言:“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有《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象最高之境”。在證明儒學與君主製度相配套時,又將儒學等同與中國文化,又認同其為中國文化的主旨。那麼,“三綱六紀”果真是與君主專製相配套的嗎?對此應作辯證的分析。
 
  首先,以“三綱六紀”來定義中國文化隻是從社會構造的角度對中國文化作的功能主義的解讀,並不能反映儒家思想的實質。從中國社會的構造上說,秦漢以下中國君主專製的社會結構是法家理論的產物,而不是儒家的發明。稍具文化常識的人都知道,“三綱”之說不見《論語》、不見《孟子》、不見《大學》、《中庸》乃至《荀子》、《易傳》等先秦原始儒家的典籍。就流傳文獻言,最早見於《韓非子.忠孝》。韓非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這種臣下要絕對事奉君上,兒子要絕對事奉父親,妻子要絕對事奉丈夫的專製主義理論源於法家。
 
  其次,韓非之所以提出這套理論恰恰是為了與儒家所宣揚的堯舜禪讓、湯武革命的政治理論對著幹。儒家的理論隻是君禮臣忠,隻是父慈子孝,隻是夫婦有別,隻是長幼有序,隻是朋友有信,孔子何時說過某為某之綱?然而主張君臣易位,堯舜禪讓,乃至湯武革命則不乏其人。
 
  再次,六紀即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等六種基本的人際關係確實為儒家所重視。六紀作為六種基本的人際關係,何時沒有,何處沒有?為什麼單單與君主專製相配套呢?事實上,儒家的六紀(嚴格地說是五倫)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它是為人設計的,而不是為君主專製設計的。如果說“三綱”與君主專製相配套,也不是儒家的功勞,而是法家的創舉。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儒學作為官方的意識形態是事實,但儒學未必與君主專製相配套。嚴格地說,儒學是儒學,君主專製歸君主專製,二者有相互配套的地方,也不乏衝突、矛盾之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