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桑德爾為什麼這樣紅

http://www.CRNTT.com   2011-11-22 14:12:50  


 
反思市場的適當時候

  在接著討論了演唱會和醫院門口的“黃牛”是否“正當”之後,桑德爾以下面這段話結束了一個半小時的講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總會有一種誘惑,就是假設市場本身有能力實現公正。但我們今天的辯論表明,這是不對的。市場只是一種有益的工具和手段,可以提高GDP、實現繁榮,但近年來人們開始注意並擔心,非市場的產品和價值觀正在被市場侵蝕。比如教育、醫療等一些重要的社會資源和社會道德倫理。因此,我們應該開始思考市場的局限而非僅僅是市場的優勢,反思和討論那些錢買不到的社會產品和價值觀。”

  這段總結再次獲得了滿場掌聲。

  一位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三年級的學生告訴本刊記者,儘管之前看過他的視頻,但“現場的感覺更好”,“和以前在學校聽過的講座也完全不一樣,互動性、參與性、趣味性和啟發性都非常高”。

  她說,“之前有同學在議論,他怎麼30年只講這一個題目,我當時順口回答說‘反正每年的學生都不一樣’,但是聽了這次講座之後,我才明白,這種即興對話加辯論的方式讓他的每一節課、每一次講座都是獨一無二和不可複制的。”

  桑德爾本人則對《望東方周刊》評論說,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討論的質量和熱烈程度,即使與哈佛大學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

  “一方面,我震驚於—— 不止是吃驚—— 複旦學生觀點的多樣性。另一方面,我也震驚於中國學生中對於‘市場邏輯’的支持率之高,我想這是可以理解的。”

  與此同時,“作為一名外來觀察者,我覺得,這或許表明,中國現在已經到了對於市場的優勢和劣勢進行一系列討論和反思的適當時候了:在讓市場發揮最好作用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非市場價值觀。”

  復旦大學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鄧正來教授也指出,桑德爾的講座“至少給我們開啟了兩個思考方向”—— 一是正義實際上是涉及我們每個個體的問題;二是在中國發展的過程,大力提倡經濟發展的時候,也應該不要忘記市場不是萬能的,還有很多道德問題。

  桑德爾本人的下一個想法,是構建“全球教室”,即通過互聯網,把包括中國和美國學生在內的各國學生組織起來,就政治哲學問題進行辯論。在日本地震之後,這個想法第一次實施起來。身在美國波士頓的桑德爾,通過遠程視頻,與上海的復旦大學學生和日本的東京大學學生“面對面”討論:“我們應該怎樣生活?”

  (2011年11月20日07:20 作者:戴聞名 本刊特約撰稿左昊暢對本文亦有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