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經濟特區帶領朝鮮改革開放?

http://www.CRNTT.com   2012-02-17 11:00:50  


 
  開城工業地區的突出特點是朝韓聯合開發運作,雙方合作遵循共同為此所簽署的一系列協議。中長期目標是把開城地區建成為集高技術、金融業、商貿、旅遊業和國際都市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經濟特區。據朝鮮方面公布的計劃,開城工業園第一年就要入駐300個企業,雇傭2.6萬人,年產值20億美元。到第七年的時候,要有2000家企業,14.9萬雇員,產值要達到145億美元。

  然而,事與願違,由於朝韓關係的反覆,開城工業園並沒有很好地發展起來。2005年正式開園的第一年產值僅為1491萬美元,2010年也才3.23億美元,從建園到現在,總產值還不到原先規劃第一年的產值,距離後面的目標差距多達數十倍,雇員總數也僅5萬人左右。相比之下,韓國在中國投資興建的工業園不僅數量多,產值大,發展還非常快。

  總體來看,朝鮮設立的這些經濟特區均不算成功,有些早已擱淺,直到最近才重啟,對朝鮮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極其有限,按最新數據,朝鮮的人均收入水平僅為韓國的百分之五左右,屬於最不發達的一類國家。

  ■ 為什麼朝鮮的經濟特區計劃沒有成功?

  ——同樣是設立了“經濟特區”,為什麼中國能產生深圳這樣的發展奇跡?為什麼朝鮮就沒有成功?朝鮮與中國經濟特區的差別在什麼地方?

  “鐵絲環繞”的經濟特區

  首先,作為經濟特區,其本質的屬性應該就是開放。歡迎先進地區的人來投資,也鼓勵走出去考察發達地區到底怎麼樣,當年深圳與香港之間的交流就十分頻繁。然而,朝鮮的這些所謂特區明明位於朝鮮國土的最東、最南、最西和最北邊,卻被鐵絲網環繞。羅先特區的外圍設有高壓電流鐵絲網。在金剛山,一旦走出栅欄就可能遭到朝鮮軍人槍擊而身亡。在這種情況下,有多少投資人和旅客願意前來呢?

  不放權給地方,政策反覆多變

  在中國的“特區經驗”中,一大特點是敢於給地方放權,充分調動改革的動力。深圳的許多做法,完全是地方摸索出來的,而中央給予了充分的支持。但在朝鮮,情況則非常不同,作為國家首腦的金正日經常在各地走來走去,這幾個特區也都去過視察。名義上給地方放權,實際上卻仍由中央操控一切。例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與基本法,是金正日聽信楊斌的建議後設立的,看上去非常不錯,但楊斌被抓後,原計劃立馬取消,可見一切還是由中央說了算。而且往往政策多變,不能堅持到底。這從羅先特區不斷改名就可以看出來——先是成為直轄市,後降級為特級市,之後又升格為直轄市,後又升格為特別市。

  這種做法,很容易讓人無所適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