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和平協定:不能囿於島內政治鬥爭

http://www.CRNTT.com   2012-02-21 00:08:40  


 
  2、對於兩岸和平協定定位的看法

  迄今,世界上簽訂的各類和平協定,並沒有統一的規範,也沒有固定的內容。但可以認為,所有已簽訂的和平協定,都是確認並保證結束戰爭狀態、實現並保持和平狀態的文件。兩岸如果簽訂和平協定,其定位也應該如此。但台灣人士對於兩岸簽訂和平協定的定位,存在不同的看法。

  馬英九在其“黃金十年”中,雖然提出“兩岸洽簽和平協議”,但並未具體說明對這一協議的定位。不過,在隨後馬英九的相關言論中,十分清楚地表述了他對於這一協議的定位。10月18日馬英九會見美、日人士時稱,“和平協議不是去和大陸談統一問題,……希望將已獲得的和平延續下去,並需要考慮是不是用和平協定的方式,能夠讓它制度化”。10月26日馬英九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強調,“‘兩岸和平協定’的立場其實就是‘不武’,無關‘統獨’,目的是將兩岸‘不武’的現狀制度化”。其實,馬英九和國民黨自2005年8月以來,一直視兩岸簽訂的和平協議為:鞏固、保持兩岸和平狀態的文件,而不是處理兩岸“統獨”問題的文件。顯然只是處理兩岸關係的“中間性”文件。

  從陳水扁到蔡英文,綠營人士除了進行批判,從不提及兩岸和平協議。他們一再鼓吹的是,所謂的“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實際上是企圖以此取代兩岸和平協定。按蔡英文在其“十年政綱”中的說明,“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是,“雙方應在對等、互惠的原則下,……,尋求解決兩岸相關問題的路徑,建立機制。……,在互動中逐步建構多層次、多面向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解決問題,維持穩定之建設性雙邊關係”。顯然,他們所追求的是,台灣作為“獨立的主權國家”,與“中國”之間的一個所謂的“國際協議”。對此,蔡英文在2011年10月21日的聲明中明確宣稱,“過去民進黨政府曾經提出和中國建立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協議……,關鍵在於,民進黨政府是以主權國家立場提出這項政策,而且相關內容是在建構正常互動、平等交往、循序發展的可長可久的兩岸和平關係,與中國所提以一個中國原則、結束內戰為宗旨的和平協議,毫不相干”。實際上,這正是綠營的一貫立場和認識。據信參加“十年政綱”起草的陳忠信,2009年12月就曾表示,“到了扁政府時期,不斷主張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陳水扁不提和平協定,而是提出兩岸‘和平互動的穩定架構’,如此最不傷害台灣的基本立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