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把醫生推到屠刀下

http://www.CRNTT.com   2012-03-29 11:35:48  


醫生和患者不是天生的敵人,他們都是醫療體制改革失敗不幸的犧牲品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訊/3月27日,針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生被殘殺”事件,衛生部要求嚴打殘害醫務人員罪行。在消費者眼中醫生不再是正面形象的白衣天使,而醫生自己也有苦難言。醫生本不應成為替罪羊,近30年屢屢失敗的醫療體制改革,才是醫患糾紛難以避免的根源所在。

  ■ “偽市場化”醫改讓患者養醫院

  醫改自1985年始,擴大醫院自主權卻是“只給政策不給錢”,政府衛生投入逐漸減少

  中國近30年的醫改,追根溯源的話,始於1979年元旦時候前衛生部部長錢信忠的一句話:“衛生部門也要按經濟規律辦事。”正式啟動醫改,則是在1985年,其核心思路在於“放權讓利,擴大醫院自主權”對醫院進行財政定額補貼,同時下放定價權。然而在當時百廢待興的大背景下,醫療衛生並沒有被放在首要位置考慮,改革的手段從最初就十分明確——“給政策不給錢”,政府的直接投入逐步減少。以江蘇省為例,省財政補助占醫院工資總額比例,1985年為60.39%,1988年降至31%。

  把時間線拉長範圍放大,財政醫療支出同樣逐步減少。統計表明,1980年,政府衛生投入占衛生總費用的1/3,到1990年降為1/4。而到目前為止,公立醫院的預算中,財政“定額補貼”的比重已經縮減到10%左右。於是,隨著衛生總費用的逐年擴張,財政補貼的逐年減少,醫院“創收”熱情高漲,增加醫療衛生投入的沉重負擔被轉移到醫療服務的消費者身上。早在醫療改革初期,就開始出現一系列亂相,醫生走穴、藥方里開出電飯煲等,成為當時議論的熱門話題。

  政府主導的其實是“偽市場化”,政府出錢少的同時還在全方位主導醫療衛生服務,醫院只能將成本轉嫁消費者

  隨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的需求逐漸膨脹,改革開放以前那套原有的醫療體系確實已經無法適應,因此很多人將此後出現的種種醫療問題歸結為醫療的市場化。然而,當時政府所主導的和此後所做的完全是“偽市場化”。絕大多數醫院的院長任命權,集中於政府之手。如果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的數目不夠,需要新設,一律經由衛生行政當局審批。醫生和護士雖然差不多都是聘任制,但合法行醫的資格都要由衛生行政部門決定、審查和批准。其中,公立醫院(包括國有和政府辦醫院)擴大執醫人員的數量,還要受到政府人事編制的嚴格限制,即使技術上合格,沒有編制也不行。

  而無論是成百上千種的醫療服務,還是藥品和用品的供應價格,在體制上都仍然由政府實行價格管制。醫療服務體制儘管表面上呈現出“市場化”甚至“過度市場化”的樣子,但本質上仍然是由政府主導。政府管制醫療服務的權力依舊,但政府的衛生預算比例卻下降了不少。197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中來自政府預算的比例為32.16%,到1996年卻下降為17.04%。缺乏“市場准入”的偽市場化下,價格機制配置資源的能力無從談起,醫院的地位和狀況十分尷尬,“看病貴看病難”並沒有因醫改而緩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