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關係向前 馬英九需要氣魄

http://www.CRNTT.com   2012-05-24 09:40:15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訊/這幾天兩岸學者紛紛對馬英九就職演講中的兩岸政策各抒己見,當中較一致的觀點是認為馬英九的兩岸論述四平八穩,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亮點,未來在推動兩岸關係上將走穩健路線。於是有人預期,未來四年兩岸在和平協議等政治軍事議題上難有突破性進展,馬英九也就失去了留名青史的大好時機。古往今來,凡登大位者,無不期待流芳百世,馬英九也應有此雄心壯志。他的老師、紐約大學教授孔傑榮上周就表示,馬英九在第二任期若能繼續推動兩岸和平進程,將有資格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不過,從其就職演講中並未能看到兩岸關係將有令人鼓舞的進展,恐怕與目前島內的經濟環境和政治氣候有重要關連。

  馬英九第二任就職演講稿洋洋灑灑近六千字,兩岸關係部分不過佔了九百多字。而其第一任就職演講稿才三千七百多字,但兩岸政策部分就有八百多字。相較之下,馬英九在四年前是花了較大篇幅闡述如何改善兩岸關係。當時,兩岸關係可謂處於「百廢待興」之際。此前由於李登輝、陳水扁等「台獨」分子興風作浪,導致兩岸關係陷入谷底,兩會協商停擺九年。馬英九上台後支持「九二共識」,才使兩岸關係解凍,而各項交流活動也迅速展開。因此,馬英九首任在兩岸論述上濃墨重描。如今其演講稿有一半內容是詳細論述提升台灣競爭力的五大支柱,兩岸關係所佔比例大大縮小,大概是因為看到兩岸交流和合作已步入正軌,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馬政府近來處理島內經濟事務的手法備受爭議,令馬英九的民望如坐了「跳樓機」般急速下降。民意低迷,加深了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邁大步的顧慮。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