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北京專家:放下包袱創民共對話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2-07-26 00:06:32  


 
  二是,大陸的綜合實力和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思想為主軸的對台新政,不僅進一步增強了大陸主導兩岸關係發展的信心和能力,更對台灣政經發展和民心趨向產生深遠的影響,決定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年初島內舉行的兩項選舉結果已經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這也是馬英九能夠連任的重要原因。因此,親綠的《自由時報》驚呼,“這次選舉的最大贏家是中共”。②

  三是,大陸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促使國際大環境愈加不利“台獨”的發展,國際社會的“一中框架”愈趨穩固,“台獨”的國際空間日益萎縮。

  對於“大陸因素”的上述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結構和發展趨勢,民進黨的主流缺乏足夠的深刻認識。不僅如此,民進黨還抱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對大陸:民進黨誤以為大陸急於統一,不能無視民進黨的存在,會遷就民進黨的“台獨”。須知中國大陸作為一個大國是講原則的,大陸不是不清楚民進黨在島內政壇的角色和作用,不是不知道還有40%多的人支持民進黨;也正因為如此,大陸一直希望民進黨能夠拋棄“台獨”這塊“神主牌”,為民共對話合作創造條件和空間,希望民進黨能夠融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循環中,發揮積極的建設性角色,這對兩岸關係有利,對台灣民眾有利,對民進黨也有利。共民之間並無歷史恩怨,大陸的態度一直是真誠的、友善的。儘管如此,但是中國大陸不可能拿原則作交易,無視13億中國人的情感,同一個堅持“台獨黨綱”的政黨打交道攜手合作。民進黨在野時如此,陳水扁執政8年也是如此。這個邏輯大陸變不了,也不會變,大陸別無選擇;更何況時間並不站在民進黨和“台獨”這一邊,拖下去對民進黨的傷害更大。

  對美國:民進黨總以為自己可以居間扮演一些工具性的角色,但過去的經驗早已證明,民進黨乃至台灣當局在美國戰略棋局中的角色始終是被動的,處於從屬地位。美國雖未放棄“以台制華”戰略,不願看到兩岸關係發展走得過快、過近,但是總體上還是希望兩岸和平合作,並不滿意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挑釁與對抗。因此,美對民進黨等“台獨”勢力的支持從來都是有限度的、有條件的。此前中美共同管治陳水扁的“法理台獨”即是典型的案例。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知名台灣問題專家卜睿哲在民進黨選出黨主席後表示,“蘇貞昌面臨的很大挑戰是評估民進黨的大陸政策,他必須調整大陸政策。這是民進黨內最具分歧的問題,美方將會觀察如何演進。”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