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北京專家:台灣民意制約兩岸關係 要化解

http://www.CRNTT.com   2012-08-27 00:08:08  


 
  在這種情境下,大陸要一方面繼續以國家、民族大義進行感召,另一方面又不能單純靠此。有學者觀察到,“在一個主權紛爭的場景下,在一個社會群體間的排斥中,也許行為可以判斷高下,但對於立場的堅持很難在理論上、道義上加以駁倒”。(6)筆者認為,“客觀關聯說”更能從大實話的角度從心底里打動台灣民眾。所謂“客觀關聯說”即,由於兩岸間歷史問題的延續及現實的聯繫,大陸與台灣無論哪一方發生涉及主權、領土變更的事故,另一方都不可能不受影響,台灣“獨立”勢必損害包括大陸在內的全中國的利益,基於此,台灣獨不獨立就不僅僅是台灣人民的事情,同時也是包括中國大陸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事情,這是一種客觀形勢,不以某個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團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台灣一旦選擇了“獨立”,大陸方面沒有任何人有權力聽之任之,大陸方面只能被迫用武力來制止這種傷害行為,這是一種別無選擇的客觀形勢。這種解釋對台灣民眾來說可能比較刺耳,但可能較易理解和接受。

  總之,大陸方面在論述“不武”與“不獨”的邏輯關係上,要努力讓台灣民眾相信:從意願上,大陸方面不願意使用非和平方式;從情勢上,大陸方面可能不得不採用非和平方式。同時要使台灣民眾感受到,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好比一根定海神針,有了它,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更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能走得更快更穩。至於大陸撤除在東南沿海部署所謂“威脅台灣安全”的導彈問題,儘管兩岸眾多軍事專家已經指出,從軍事專業角度看這只是一個“假議題”,但三人成虎,為去除島內的負面民意,相信在未來兩岸就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建設等系列政治議題取得進一步共識後,大陸方面在兼顧好其他地區安全問題的情況下,在這個問題上能夠展現更大的靈活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