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基層官場混飯局 大開眼界

http://www.CRNTT.com   2013-01-05 11:12:04  


  中評社北京1月5日訊/搜狐評論日前登載馬昌博的文章“基層官場混飯局,大開眼界”,內容如下:

  這些基層官場精英們聚會多選一些當地的次高檔餐廳,市長秘書會按照職位高低和親疏詳細地排列出自己節前聚會的次序:比如中午吃飯的多是市長秘書負責的各個聯繫部門的辦公室主任,晚上一起吃飯的則算是一般朋友。

  逢年過節,應酬在所難免。我也接到幾波聚會邀請,其中一波很有意思,組織者說聚會的都是在京給國企老總當秘書的朋友。我收到邀請時大吃一驚,不知道現在聚會已經精細化到如此程度。

  每到過節前北京都要大堵車,據說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拜訪和聚會。其實京城之地,規矩多,誰都不會惹人煩,主客也更有自覺。哪怕已經是因為拜訪而全城大堵,也只能說明基數太大,而未必是程序繁瑣。

  比如拜訪各級官員,能在節慶前答應抽時間見面的,除了少數是主人必須要給個面子,多數還是覺得彼此算是朋友。沒人真會在乎你送的禮物,而真要送禮的,也不會挑這個點去辦公室。所以基本是客人見面問個好就走,主要是為了表達重視和敬意。至於飯,因為太耗時,則非至交好友不能吃了;就算是好友,也多安排在中午,以免時間太長。

  要說過節時官員聚會的“複雜性”和“高難度”,還是要數地方。

  我曾在某年的節慶之前,在一個地級市採訪。中間跟當地一位市長秘書相處的熟絡,後來知道我有興趣,幹脆帶著我參加各種節前飯局——後來我才發現自己也在計算之中,秘書也想跟同僚傳達“我也有北京媒體界朋友”的意思。

  來飯局的多是各地區縣的副處級幹部和區縣局的正職局長,用市長秘書的話說,正科級以下是沒有進入這個飯局圈子的資格的,而縣委書記、縣長 “他們都往上跑”。

  這些基層官場精英們聚會多選一些當地的次高檔餐廳,市長秘書會按照職位高低和親疏詳細地排列出自己節前聚會的次序:比如中午吃飯的多是市長秘書負責的各個聯繫部門的辦公室主任,這屬於各部門對秘書禮節性地問候,都是半公務性質了;晚上一起吃飯的則算是一般朋友,純粹是為了聯絡感情,屬於節前碰頭問候型。晚上的飯局一般是一個主飯局,一兩個次飯局,前者是開頭和結尾都要在,後者則是中間去意思下就行。

  場面不都是一團和氣,也有彼此示威的,為了座次或者為了喝沒喝酒。這種場合就是為了“造勢”,面子絕不能丟。期間談起過節前想盡辦法給本單位職工發的福利,都是用漫不經心的口氣透著淡淡的驕傲——至於收獲一片讚揚還是酸酸的暗諷,看說話人的職位也看人緣。當然,如果當晚正好是說話人買單,大家都會客氣些。

  飯局過後才是要緊的,幾個真正關係好的,會選個包間繼續喝茶。此時話題就放開了,市領導最近是否要調動,某次市委常委會上兩個常委的衝突性對話,黨政一把手某個批示的書寫方式和會上的說話語氣,新來的市委副書記喜歡什麼,什麼地方某個職位最近要有官員流動,都會事無巨細地被談及。大家看起來都很放鬆,其實都在竪著耳朵。

  事實上,這還不是最要緊的,秘書說,喝茶完畢,各自回家,之後連夜打電話再詳細商談某問題的,才是最核心的朋友。只是具體談話內容,我就聽不到了。

  我曾經問市長秘書,為什麼這些聚會非要在節慶前才有?對方說,第一是大家都要找個借口才能聚,當然主要是為見領導找借口;第二是“得勢”的要在大家面前繼續“造勢”,“失勢”的要維持住場面證明自己還行,“地方上圈子小,很看重這個,雖然應酬很煩很累,但不讓你參加,就不是煩而是沒地位了。”第三是人多自然信息就多,大家都不願意錯過這個節前“信息場”。

  在我的記者生涯中,那一周的混飯生活讓我對基層官場大開眼界。稍有可惜的是,有兩天我沒能跟著去,因為秘書在忙著陪市長進行節前拜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