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馬英九第二任期兩岸及對外政策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2-11-26 00:50:02  


馬英九的對外政策方向不會有重大變化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徐青在《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從馬英九兩岸及對外關係政策目標看其相關新人事安排》,作者表示:“這樣的人事佈局不能簡單看作是馬‘輕兩岸’而‘重美國’的結果。將‘輕兩岸’與‘重美國’對立起來看,兩岸會產生誤會。要看到,馬的邏輯首先是出於施政考慮,而非直接針對大陸而來;其次,‘重美國’既是馬內政、‘外交’的必然,也蘊含著他希望進一步突破兩岸當下政治僵局的嘗試與可能性。”文章內容如下:

  隨著江丙坤、賴幸瑗分別辭去海基會董事長、“陸委會”主委,9月19日島內媒體報道,賴幸媛將接任“駐WTO代表團大使”;前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將接任“駐美代表”;“駐美代表”袁健生接掌“國安會”秘書長;國民黨秘書長林中森任海基會董事長;“陸委會”主委由“國安會”諮詢委員王郁琦接掌。“總統府”秘書長由“外交部長”楊進添接任,“駐歐盟代表”林永樂接任“外交部長”。馬英九這波兩岸、“國安”、“外交”人事變動引起島內外各方高度關注。對新人事的安排,特別是王郁琦、金溥聰兩人的安排,島內眾說紛紜,民進黨多所批評,國民黨內也有不解乃至不滿之聲,有學者、民進黨人士則標識馬的人事安排體現著“輕兩岸、重美國”的思考。筆者試從對馬英九連任後馬未來兩岸政策、對外政策主要目標及走向的考察上,解讀馬此番人事變動背後的邏輯,以提供個人的觀察。

          馬連任後的兩岸關係政策目標與走向

  馬英九2012年選前就提出了“台灣安全”的“三道防線”說法,第一道防線就是“兩岸和解關係的制度化”。第二道防線就是“中華民國對於國際發展的貢獻”,即“中華民國”要成功扮演的五大國際角色:“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跟商機的創造者、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第三道防線是“外交與國防”,“讓我們有足夠自衛的力量,以及足夠的外援來維護台灣的安全”(《“總統”:三道防線讓台長治久安》,台《聯合報》2011年5月12日)。這樣的思路,在馬的2012年5月的“就職演說”中再次概括為“兩岸和解、活路‘外交’、‘國防’武力”的台灣安全的“鐵三角”概念。對此,馬當局智庫“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解讀,“‘國家’安全‘鐵三角’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支撐”,為他“未來四年的‘國家’安全政策進行全方位的戰略佈局”(《馬“總統”下一步“國安”鐵三角支撐國發五支柱》,台《聯合報》2012年5月21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