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拚花錢與拚賺錢 兩岸地方政府不同

http://www.CRNTT.com   2012-11-27 08:17:52  


台灣中評社採訪團隊拜會福建省永定縣縣長劉先裘(右三),聽取如何打造客家土樓文化特色的旅遊目的地。(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訊/(評論員 林淑玲) 台灣的馬政府最近修正《公共債務法》限縮地方舉債空間,遭到五都市長砲轟。兩岸地方政府逐漸顯現不同的特色,大陸是拚招商、拚賺錢;台灣是拚花錢、拚舉債。台灣的選舉制度導致民粹抬頭,候選人為了討好選民,競選支票滿天飛,社會福利一籮筐,終成拖垮財政的元兇。 

  馬政府最近修正《公共債務法》、《財政收支劃分法》整頓地方財政,前者是限縮地方舉債額度,避免縣市長過度舉債導致破產;後者是規範各級政府的收支劃分,亦即“搶大餅”,在你多一塊,我就少一塊的情況下,較勁非常激烈。 

  台灣五大“直轄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之中,民進黨執政的高雄市連續五個月蟬連“負債王”,截至今年10月底,長短期債務合計新台幣2172億元,平均每位高雄市民背債7.83萬元。馬政府版《公共債務法》修正案通過後,已經成為負債冠軍的高雄市政府還抗議“舉債空間減少137億元,嚴重影響未來建設,深感遺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