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閔生之語既是心中無底也是激將法

http://www.CRNTT.com   2012-12-31 09:27:06  


 
  其實,王閔生之語,是說對了一半。如果是由民進黨出面主辦兩岸關係研討會,能否像兩岸統合學會和章亞若教育基金會那樣,可能邀請到如孫亞夫那樣具有指標性意義的國台辦官員以至是其他官員出席,相信就連民進黨人也應是心知肚明。原因是民進黨至今仍然堅持“台獨黨綱”,國台辦官員是將會拒絕參加由民進黨舉辦的各項活動,包括兩岸關係研討會的,這是政治原則。而從目前情況來看,民進黨即使是會調整兩岸策略,在二零一六年前為勝選考量,改變其“逢中必反”的態度,甚至是少提“台獨”基本價值觀,但卻決不會放棄“台獨黨綱”。因此,這就可能註定,在此情況下,不會有正式的民共交流,包括大陸官員參加由民進黨舉辦的學術研討活動。但大陸地區的學者專家,尤其是在大專院校內設的台灣研究學術機構工作的教授,則相信“百無禁忌”,因為他們的身份較為超然,而且他們中的一些人也曾到過民進黨中央黨部參訪並交換意見。在“習李體制”之下,對台工作可能還會有更為靈活的政策措施,這也是“做台灣人民工作”的深入體現。

  但童振源之說,確實令蘇貞昌寢食難安。一方面,謝長廷拒絕參加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而另闢蹊徑,以“維新基金會”的名義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這分明是要與民進黨中央“別苗頭”;另一方面,“維新基金會”是謝長廷二零零八年參選“總統”失利後,由其競選班子變身的,而且還用“維新政府”的名義,繼續發表政見。這就顯示,謝長廷對繼續參選“總統”,並未忘情。倘他趁蘇貞昌不願調整兩岸政策之罅,運用參訪大陸及舉行兩岸關係研討會等形式,繼續推動兩岸交流,在民進黨內的大陸政策方面佔領“主場優勢”,而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黨內對改善兩岸關係形成主流意識,謝長廷就能打敗蘇貞昌、蔡英文。對此,蘇貞昌不得不防。同樣道理,倘是由蔡英文的“小英基金會”主辦兩岸關係研討會,蘇員昌也有同樣的疑慮。

  因此,估計蘇貞昌不會“束手待縛”。他將會“避短揚長”,由他所創立的“超越基金會”來主辦兩岸關係研討會。一方面,可以回應童振源的“民進黨中央與大陸缺乏互信與互動管道,初期由黨中央出面舉辦兩岸研討會有困難”,並可達到洪財隆所指的“未來如果舉辦兩岸研討會,也不排除找中國官員以學者身分出席,但一切都還在評估適當的方式,民進黨也不拘泥特定交流形式”;另一方面,由於目前民進黨中央黨部的不少一級部門的主管,就是蘇貞昌從“超越基金會”拉過來的,因而“超越基金會”其實就與黨中央差不多。而且“超越”也含有“超越民進黨現行政策”之意涵,對北京很有誘惑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