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郭震遠:2012,中國外交卓有成效

http://www.CRNTT.com   2013-01-03 00:11:46  


 
  2012年,中國的外交得以較迅速地轉危為機,關鍵的原因是中國外交戰略、政策和策略的正確、成熟,而對此卻有最多的爭論。類似情況冷戰剛結束和世紀之交時也曾經發生過,但這次最為突出。值得重視的是,三次爭論的焦點都集中於“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二十字方針,特別是其中的韜光養晦。二十字方針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鄧小平對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巨大而複雜的變化,以及中國嚴峻的國際環境提出的。二十多年來中國外交的成功,都是堅定貫徹執行這一方針的直接成效,但同時對之又一直爭論不斷,而且爭論一直集中於韜光養晦的性質、內涵和必要性。2012年的相關爭論突出之處在於,爭論集中於中國已經強大,是否還要堅持韜光養晦,實際上這是前兩次爭論的拓展和深化。2012年中國成功應對中美關係變化,以及有效處置與日、菲的島嶼主權歸屬爭端,都與堅持貫徹執行二十字方針相關。事實已表明中國強大了,仍然必須貫徹執行二十字方針。實際上,爭取和保持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的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動搖的外交戰略目標,二十字方針則是實現這一外交戰略目標的指導原則,在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漫長進程中都必須堅持。韜光養晦是二十字方針的核心內涵之一,從提出之時就十分明確,這是指中國不要把國際的矛盾引向自己,不要成為世界的矛盾焦點,而不是如一些人表面化地理解為無所作為。實際上,在國際事務中無所作為,也未必不會把矛盾引向中國,中國未必不會成為世界矛盾的焦點。所以,有所作為是二十字方針的另一個核心內涵。把握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的辯證關係,是對中國外交成熟度和外交智慧的考驗。2012年中國外交的勝利,表明中國外交成功地經受了又一次考驗。

  可以肯定地認為,2012年中國的外交卓有成效,不僅成功地化解了國際環境變化對中國的壓力,而且為中國外交保持大局持續向好趨勢,提供了經驗和必須的條件。未來十年是中國發展的又一個重要階段,完成經濟社會轉型、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都更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一方面,具備了塑造有利國際環境的更強能力,以及更廣闊的協調運作空間;另一方面,面臨一些國家更多的疑慮和畏懼。這是比過去幾十年更為複雜的局面。2012年的中國外交表明,認清形勢,善用國力,堅定貫徹執行二十字方針,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一定可以在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變化中,保持和發展中國國際環境的和平穩定。

  (本文作者郭震遠為《中國評論》月刊學術顧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