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污染嚴重 北京自來水喝不得?

http://www.CRNTT.com   2013-01-07 11:52:35  


 
  三年前,趙飛虹曾經幫自來水公司檢測抽上來的地下水,發現原本從三百米抽上來的水的水質已不如前,欲尋合格的乾淨水,只能掘向更深處。

  公開資料顯示,從1999年到2009年,北京地下水平均埋深由12米下降到了24米,目前城市中心地區已下降到30米。北京地下水儲量正以平均每年5億立方米的速度遞減。

  “北京周邊1980年代還在供水的水井現在幾乎全部廢掉了。”趙飛虹說。自古以水著稱的門頭溝區齋堂鎮靈水村,原有大大小小72眼井,現在,只有兩眼井有點兒水,靈水村已然變身缺水村。

  趙飛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1930年代,北京城下挖一兩米就能見水,但現在抽取的地下水已經挖到了上百米,水的硬度由原來的230mg/L增加到了400mg/L。

  “現在的地下水必須經過勾兌,因為太硬了。”趙飛虹說。所謂“硬”,指水中的碳酸鈣含量。“水太硬了洗頭髮都是粘的,洗衣粉、肥皂會變成皂化物,小孩用了容易得皮炎、濕疹。”

太陽照舊,河已幹涸

  事實上,當趙飛虹和其他志願者沿京城河流溯流而上,情況似乎更加糟糕。

  “老人家,桑幹河在哪兒?”

  “這裡就是桑幹河。”

  “那麼水呢?”

  “桑幹河哪還有水,還不夠牛喝的呢!”

  在“樂水行”中,王建常常與趙飛虹和其他志願者分享兩年前的這一次對話,這是他在永定河上游桑幹河的河道裡與一位放牧老人的對話。“這還是丁玲筆下那條太陽照耀的桑幹河嗎?”王建心裡一緊。

  對於把北京水的前世今生摸得門清的王建,趙飛虹總是很佩服其學識之淵博,然而,越是佩服,越是唏噓——水靈靈的北京已經作古。

  就在永定河大興榆伐段,常年無水的河道裡甚至建了一個沙雕公園。其實,不惟永定河流域,“樂水行”所到之處,潮河、白河、嬀水河、泃河等一條條繞京血脈的幹河床頻頻闖入王建和趙飛虹等人的視野。

  2002年,圓明園湖水幹涸,時長達七個月之久。2007年,頤和園昆明湖冬春季節幹涸,大小游船擱淺於泥土,本與岸齊的浮動碼頭深陷泥淖,初春的十七孔橋下,幹涸的湖底竟成為風箏愛好者的放飛之所。

  “三眼井、二眼井、七眼井、王府井,光叫井的胡同就有八十多條,三裡河、二裡溝,沒有水哪來的河、溝?”王建說,“隨便去想一個地名,會發現北京跟水的關係之近。”

  歷史並非一直如此。商周時期,北京平原河湖沼澤密布,先民只得沿太行東路古渡口通行。現在中關村西區的丹棱街,元代還是坐擁上百公頃水面的丹棱沜。即便1950年代,頤和園西側、玉泉山一帶還存有大量稻田,描寫此地田園風光的詩歌,光乾隆皇帝就作了幾百首。

  僅僅半個多世紀,官方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以下,這已不足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一成。而就在2008年,北京市水務局公布的數字還是人均不足300立方米。

為幹渴的城市找水

  和所有參加“樂水行”的志願者一樣,趙飛虹一直想為這個幹渴的北京城找到解決之道,她甚至與王建合作一個“北京水環境與水資源”的課題研究。

  2007年,當趙飛虹帶著這一疑問請教中科院院士、水文地質學家陳夢熊時,她得到了一個自認為不錯的答案——北京應該建設五座大型地下水庫,把易流失的雨水、洪水儲存起來,調節豐歉。

  令她欣喜的是,這一提議正在被提上議事日程。在北京城,一場全民動員的節水大戰正在上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