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經濟運行規則迎來大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13-03-29 08:35:25  


 
  金磚國家雖然在語言、文化和政治方面差異很大,卻有一個因素將這些國家團結起來,那就是對這些歐美秩序的不滿。

  過去那麼幾十年,美國把持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和世界銀行行長兩大國際金融系統重頭位置。今年世界銀行的履新,按慣例,另一位美國人毫無疑問將接替。但金磚國家就提出了異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重新選舉主席時,金磚國家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歐美最怕的就是金磚國家的抱團,以現在金磚五國的國際地位來看,目前在IMF已獲集體否決權,也就是說如果齊心協力的話,跟美國一樣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這動搖了美國掌控IMF和世界銀行的根基。

  尤其在08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經濟低迷,新興經濟體普遍減速,客觀上倒逼著發展中國家抱團取暖。似乎預示著全球經濟金融的運行規則要迎來一個大調整的時間窗口。在這樣的重要時刻,靠某個新興經濟體或發展中大國都難以獨自完成這種全球性演變。

  金磚國家要能有所成就,必須合力積聚變革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金磚國家謀求與經濟實力相稱的政治影響力的努力“成敗在此一舉”。

  當前這個可能性很大。金磚五國都是新興經濟體的領頭羊,都是轉型中的發展中大國,最重要的是這五個國家的經濟互補性非常強。

  從要素角度來看,中國是能源和資源消費大國,而俄羅斯、巴西等國則是全球主要能源資源供應商。在人口紅利消失後,中國企業面臨走出去的壓力,而南非、俄羅斯等國則急需外來投資。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而印度則在IT產業和人口資源方面見長,外包服務業較為發達。正因為如此,最近十年,這五國貿易規模增長超過6倍,中國已成為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最大貿易夥伴。

  上述條件決定了,金磚國家完全有條件也有必要建立自己主導的新型國際金融合作秩序。這次建立金磚國家發展銀行和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正契合了後危機時代的歷史趨勢。

  只是從眼前金磚國家的影響力來看,要完成這種大業,還需要不斷的擴大版圖。放眼當前的國際機構,金磚五國的競爭對手就是G7。

  其實G7也是慢慢形成的,先是美英法日,後來加入了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亞。G7的本質,是美國和老歐洲加日本的一個小集團,是老歐洲加日本與美國商量就如何吃美國的殘渣剩飯的一個集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