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自由戰士”撒切爾

http://www.CRNTT.com   2013-04-09 15:03:05  


 
  1989年黨魁競選

  1989年,撒切爾夫人在保守黨的黨魁地位受到另一位議員安東尼.麥爾男爵(Sir Anthony Meyer)的挑戰。374名保守黨黨員中有314位把票投給了撒切爾夫人,麥爾得到了33票。撒切爾夫人對這個很滿意,認為自己仍然受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支持。而麥爾也很高興,認為自己取得了好於預期的成績。

  撒切爾夫人在1989年保守黨黨內選舉中繼續以壓倒性優勢連任領袖。同年,她出訪美國再三表明對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行為(海灣戰爭)的抵制態度,向布什政府施壓要求其出兵中東,同時英國政府也派兵以國際聯軍形式進行增援,幫助科威特擊退伊拉克。

  儘管撒切爾夫人是二十世紀英國連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但其民眾支持度頗低,位列戰後首相的倒數第二位。1990年,由於英國通貨膨脹抬頭,經濟衰退萌生,失業率居高不下等一系列現象出現,以及其堅定支持者(副首相)出於英鎊是否接受歐盟貨幣統一的意見分歧而辭職,調查顯示,果保守黨換帥將會贏得選民更多支持等因素,最終撒切爾夫人於1990年11月22日宣布退出保守黨內部選舉並辭去首相職務。

  退位後撒切爾夫人繼續擔任國會議員,並成功支持梅傑獲選從而繼任首相之位,1992年才以66歲高齡從國會退休。但她仍然活躍於政壇,作為英國使節派駐和出訪外國,並對歷任首相人選給予支持及點評。(本文來源:網易歷史 )

晚年(2003-)

  丹尼斯.撒切爾於2003年逝世,參加葬禮的除了撒切爾夫人還有他們的孩子馬克和卡洛爾。撒切爾夫人這樣緬懷道:“擔任首相就得承受孤獨,你無法在群議紛紛裡領導國家。然而我從未感到孤單,因為有丹尼斯陪伴。他是多麼好的一位丈夫啊!”

  在她自己的風燭殘年裡,撒切爾開始埋怨家人都不在身邊(馬克在南非,卡洛爾去了瑞士),然而女兒並不體諒:“母親不應過於期待成年的子女不時回來看她,家人不在身邊的日子誰都經歷過,我們年幼時也總見不到母親,如今的過於期盼也彌補不回失落的歲月。”

  撒切爾夫人於2004年赴美參加多年老友裡根的葬禮。悼詞是數月前錄制好的,經歷了幾次小中風後,她的表達能力已今不如昔。

  撒切爾夫人還赴美參加了9/11五周年紀念。

  2005年撒切爾夫人度過了自己的八十歲生日,來賓包括女王、愛丁堡公爵、亞歷山大公主和首相布萊爾。她收到的賀詞是“您的最大成就是同時改造了保守黨和工黨兩個政黨,因而隨著工黨上台,撒切爾主義的政策得以全盤延續下來。”

  2007年,英國國會第一次為在世的前首相樹立雕像――撒切爾夫人銅像。 在經歷了幾次小中風後,她出現了短時記憶障礙。醫生在2008年確診她已患上老年痴呆症。在撒切爾夫人遲暮的記憶裡,丈夫丹尼斯還活著,而擔任首相的那11年日子印象最為深刻。

  政治遺產與評價

  對她的支持者而言,撒切爾夫人還是一位革命領袖,她使英國的經濟得到復甦,她影響了工會,並使英國重新成為經濟強國。但是對於她的爭論也從未停止。在她作為英國首相期間,失業率攀升,社會動蕩,一些批評聲指責她不當的經濟政策致使失業率明顯增加。但撒切爾本人表示她沒有任何需要表示遺憾的地方。

  撒切爾的經濟改革方案鼓勵資產的私有化,尤其是在金融業,她支持金融部門“擴大信貸、分散風險”。在她卸任以後,1990年的一項英國民意測驗表明,52%的英國人對她的總體評價是滿意的。而2008年每日電訊報的另一項調查更稱,英國人視她為二戰之後最偉大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名列其後。

  撒切爾出生至今的名字和頭銜如下,以時間先後為序:

.  瑪格麗特.羅伯茨小姐 (1925年10月13日 – 1951年12月13日)

  鄧尼斯.撒切爾夫人 (1951年12月13日–1959年10月8日)

  下院議員鄧尼斯.撒切爾夫人 (1959年10月8日 – 1970年6月22日)

  樞密院顧問瑪格麗特.撒切爾閣下(1970年6月22日 – 1990年12月7日)

  樞密院顧問、下院議員、功績勛章獲得者瑪格麗特.撒切爾閣下 (1990年12月7日 –1991年2月4日)

  樞密院顧問、下院議員、功績勛章獲得者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閣下(1991年2月4日 –1992年3月16日)

  樞密院顧問、功績勛章獲得者瑪格麗特.撒切爾閣下(1992年3月16日 – 1992年6月26日)

  樞密院顧問、功績勛章獲得者撒切爾女男爵閣下(1992年6月26日 –1995年4月22日)

  樞密院顧問、功績勛章獲得者、LG撒切爾女男爵閣下(1995年4月22日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