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胡舒立:有危機意識才能避免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3-05-09 09:08:58  


資料圖: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胡舒立
  中評社北京5月9日訊/“勿需在意外資看空中國,但要充分認識當前中國經濟的內在風險,反思與總結此輪金融危機以來的應對政策。重啟改革議程,回歸改革導向”。最新一期《新世紀》周刊(2013年5月6日出版)登載知名媒體人胡舒立的評論文章“有危機意識才能避免危機”,全文如下:

  近來,多家國際機構看空中國經濟。惠譽對中國償還長期本幣債務的主權信用評級由AA-降至A+;穆迪雖然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不變,但將前景由“穩定”下調至“負面”;摩根大通建議其客戶減持中國股票;4月30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在顯著位置刊文,稱“中國需要一場1997式金融危機”。

  “看空中國”的論點如此集中出現,為近年來所僅見,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尚未塵埃落定之時,對頑強抗擊危機且作用重大的中國經濟不再強烈看多,更是值得深思。這股看空中國潮引起了國內政商兩界的重視,有些官方媒體做出了頗為激烈的反應。

  看空中國經濟基於這樣的判斷: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債務特別是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有可能轉移到主權資產負債表上,從而妨礙中國經濟向更平衡和更穩定的增長方式轉變。他們認為,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正面臨一定的壓力。不過,細察這些評價,尚不足以得出這些機構對中國經濟已經轉向悲觀的結論。它們措辭謹慎,結論也並不那麼肯定。因此,對這些商業機構的觀點不宜過度闡釋,自然也不必過度反應。

  其實,國內輿論對當前經濟走勢的憂慮要遠甚於國際機構。比如,摩根大通對中國A股市場的評價由“中性”降至“減持”,對中國市場的參與者而言,這本不是什麼驚人之論。看看中國股市近幾年的表現,中國投資者對這個市場的判斷相當悲觀。國內經濟界人士對地方債的擔心、對產能過剩有可能引起局部經濟危機的擔心,是相當普遍的。決策層一再表達對中國經濟潛在風險的憂慮,監管部門也明確警示幾大金融風險。

  因此,對於國際機構的評價,應當視作必要的提醒,決策層應認真研判,做出防患於未然的安排。“自己說得、外人說不得”是一種不成熟的心態。

  多年來,唱衰中國的論調時有所聞,有時還非常強烈。1994年,美國學者布朗提出“誰來養活中國”;2001年,章家敦提出“中國經濟崩潰論”,斷言中國現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最多只能維持五年。事實已經回答了上述質疑。由此可見,各種各樣的看衰中國論,本身並不足慮,不過是一種主觀判斷而已;真正危險的,是聽任內在的經濟矛盾不斷積累,無所作為,“擊鼓傳花”,以至積重難返。當經濟內在的矛盾積累長期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就會發生危機。中國並不特殊,危機與改革一直在賽跑。

  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今日之成就,乃在於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放則起始於現實的危機和解決危機的強烈共識。此後改革每一階段的突破,也是用改革克服危機,用改革化解蘊含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風險。35年的歷程說明,只有通過改革開放,才能消除危機,也只有通過改革的不斷深入,才能防範新的危機。經濟增長和人民福祉的改善,正是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的過程。

  中國經濟也常常遭受外部危機衝擊。這可能推動改革,也可能推遲改革進程。總體而言,中國避開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也未深度捲入2008年始於美國的全球性危機,其中包括著諸多經驗教訓。外部危機可能提升國人的危機意識,在外部衝擊面前的“准危機”共識,可能形成改革動力。但在某些情況下,因外部危機深重,應對危機所採取的臨時性措施或許與最初的改革設計背道而馳,改革的進程有可能被延緩;反危機的權宜之計還會被固化,從而強化舊的增長方式。關鍵還是取決於決策者的改革意識和視野。擺正反危機措施與改革總體目標之間的關係,切忌把短期措施當成長期目標,“給今後推進市場化改革和發展設置障礙”(李克強語),由此顯得格外重要。

  中國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相對良好的表現,使國內不少人對現存經濟體制推崇備至。有不少人認為,危機只是“他們的”危機,而與我們無涉。這種自滿情緒必然帶來一個消極後果,令人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缺乏深刻的認識,對轉變發展方式和推動全方位改革的迫切性認識不足。如今,外部危機正在削減,而中國自己的風險正在集聚,但危機意識卻並不強烈。改革意願的降低和危機意識的削弱,是當前亟需克服的病症。在這個意義上,海外“唱空”情緒的出現,對中國未嘗是壞事。

  危機是政策失敗的結果,其危害無疑是巨大的。為了避免危機,就必須未雨綢繆,必須強調危機意識。具體到當前,就是要充分認識中國經濟的內在風險,尤其需要對此輪金融危機以來的應對政策做一番實事求是的反思與總結。重啟改革議程,回歸改革導向,如此才能化解矛盾,釋放壓力,消危機於無形。這是對看空中國論的最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