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大陸專家:兩岸史觀須早日調和與對接

http://www.CRNTT.com   2013-05-30 00:42:07  


歷史教育是建構認同之本,馬政府對扭曲的教科書僅作“技術性修正”是不夠的。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凌斌在《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台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的影響——兼論兩岸史觀的調和與對接》,作者認為,“去中國化”的台灣中小學歷史教育造成兩岸民眾身份認同的漸行漸遠,對於兩岸關係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有鑒於此,在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鞏固與深化的新形勢下,如何徹底摒棄“台獨史觀”的影響,全面檢討和清除台灣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中的“台獨”論述,是一個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兩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努力,在徹底批判和摒棄“台獨史觀”的基礎上,重新確立台灣歷史教育領域中的中國歷史本位,早日實現兩岸史觀的調和與對接,以引導台灣民眾回歸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家認同”。。文章內容如下:
  
  從20世紀90年代初直至2008年,李登輝、陳水扁當局通過大幅修訂中小學課綱、肆意篡改歷史教科書的結構、用詞與內容等手段,大肆推行“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不斷向青少年灌輸“台灣不屬於中國”的“台獨史觀”,妄圖將傳統的歷史教育改造成“台獨”思想教育。2008年馬當局執政以來,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僅對“台獨史觀”主導的歷史教科書進行“技術性修正”,並未全面清除教科書結構、內容中隱含的“台獨”傾向。時至今日,台灣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中仍然充斥著大量“去中國化”的“台獨”論述。本文擬探討台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對台灣民眾“國家認同”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負面影響,最後嘗試提出在新形勢下實現兩岸史觀的調和與對接的基本思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