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13-06-22 10:40:03  


 
新型大國關係機制化可實現預測性

  中美關係機制性的建立對於雙方國內政治,亞太國際關係甚至整個世界格局具有重大意義,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可預測性。

  冷戰結束後,中美關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可謂是風雨不斷,從“六四風波”到“台海危機”,從1999年的“南斯拉夫炸館事件”到2001年的“海南島中美撞機”危機頻發,但是仔細回顧過去10年裡,雖然中美矛盾不斷,卻沒有再出現過上述的重大危機,很大的原因就是中美關係比以前機制化了。

  上個世紀90年代中美元首互訪還是相當偶發性的,而進入新世紀中美元首會晤已經經常化,特別是在國際會議場合,胡錦濤同奧巴馬在短短四年時間裡會晤十多次。2006年開始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2009年提升為戰略與經濟對話)則為雙方提供了全面溝通的高水平正式平台。到現在為止,中美關係中尚缺位的是中美最高層的機制化溝通平台,此次習近平與奧巴馬“不打領帶”的“別墅會晤”,為雙方領導人定期的,機制化的會晤框架建立提供了可能,據報道雙方已經商定下一次奧巴馬將訪問中國,在某處別墅再開非正式會晤。

  長時間的非正式會晤向兩國和世界傳遞了中美元首重視實際效果,而不拘泥於形式的重要性。正如白宮的高官所說:“此次會談並不是在預先準備和設定的框架下進行,而是為了創造真正能夠對話的環境,這點做到了”。1972年,尼克松(尼遜)正是在同毛澤東的非正式會晤和討論哲學問題的情況下,開啟了20世紀最偉大的外交行動,此次會晤體現了雙方的戰略眼光,而奧巴馬再次當選,習近平一次性完全權力交接為雙方建立友好關係提供了絕好的時機,否則錯過了可能很久都等不來這樣的機會了,雙方都沒有錯過這個機會。

  中美元首定期會晤機制建立將為世界提供極大的安心信號,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冷戰中美蘇的首腦會晤至少減少了人們對於核戰爭爆發的恐懼。就在習近平和奧巴馬會晤前,朝鮮派出了特使表示願意回到六方談判框架,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朝鮮宣布重開韓朝對話。雖然不能指望中美的元首會談能夠立即起到解決朝鮮問題的作用,但這至少提供了通向問題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催化劑”。

  還有人認為中美之間問題矛盾堆積如山,儘管元首會晤體現了“親密”,但只不過是“同床異夢”,中美之間的很多問題是因為雙方相互聯繫和依存增加後產生的,反過來說越是接近問題也自然越多,很大程度上是雙方關係發展中的煩惱。即使在被美國點名批評的所謂的中國政府軍隊參與網絡攻擊美國的問題上,美國政府通過軍情系統進行的大規模監控活動的醜聞,也顯示了在這個新的領域裡只有通過合作才能逐步建立規範解決問題,相互指責無助矛盾的緩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