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謝長廷來港乃“做對的事”

http://www.CRNTT.com   2013-07-01 10:50:08  


 
  更讓人有興趣的,是這次研討會的內容。謝長廷在開幕式上以“平衡交流、萬物並育”為題發表演講。他稱,兩岸政治交流漸漸等同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兩黨交流,這會產生暗流,引起反彈,讓台灣的政黨功能及兩岸正常交流失衡。謝長廷認為,台灣主流民意有兩個內涵,一是期待兩岸和平,經貿交流,共創繁榮;二是維持自主,保持民主價值,維護當家作主的現況。而不管那個政黨執政,都要維持上述兩個內涵的平衡。

  去年已與謝長廷在北京見過面的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在發言中澄清謝長廷提出的“國共交流”觀點,強調因應台灣的政治生態發生變化,大陸方面已調整對台政策,面向台灣各界,而不僅限於兩黨。余克禮說,“國共談判”已成為歷史名詞,大陸期待與台灣各界共同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未來兩岸統一進行討論。

  孫亞夫則稱,要形成足以奠定兩岸互信基礎的共識,關鍵是要表達出對大陸和台灣不是“兩個國家”的認知,表達出避免大陸和台灣分裂為“兩個國家”的態度。

  而對謝長廷的“壟斷說”,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殷瑋6月29日晚間做出回應稱,謝長廷如果指兩岸關係由國民黨壟斷,反而突顯民進黨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左支右絀、無可?力的窘境。謝長廷不能因為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長期保守僵化、不符合多數民意與現實狀況,無法取得人民認同,就反過來指責國民黨壟斷兩岸關係。殷瑋認為,民進黨如果願意放下意識形態、正視現實,與大陸互動,將會是台灣人民所樂見的。不管藍綠如何打口水仗,但有一點很明確,就是加深兩岸交流是現實需要、歷史必然,誰也無法阻擋。

  如果說,上一次謝長廷返鄉祭祖搶得頭香,或是進京參觀鳥巢,表現出倦鳥歸巢的象徵意義,這一次的香港、深圳之行,則頗具意義。誠如孫亞夫所言,對於台灣維新基金會和大陸社科院台研所合辦研討會,是近20多年來第一次有這樣的研討會,也是5年來兩岸關係發展所影響及推動的產物。而謝長廷前往深圳,於7月1日和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一起拜訪當地台商協會,則將這種具象意義進一步明示天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