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朱新民:兩岸政治定位創新突破 如何細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1-02 00:18:05  


 
  綜合以上馬英九大陸政策的論述重點,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基本分析:

  第一,馬英九是以“中華民國憲法”來定位兩岸政治關係。他認為“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中華民國憲法”架構就是“一中架構”。馬英九是以“中華民國憲法”做為兩岸政治定位上台灣的“底線與防線”。因此,大陸如果不能客觀的務實的看待“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事實,兩岸政治定位就不容易有創新與突破。

  第二,正因為現階段大陸仍然不能正視現實客觀接受“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考量到兩岸關係的和解與和平發展的主軸,馬英九的態度是不去直接挑戰大陸對台政策的紅線區。因此馬英九的主張就是呈現“不”的態度與做為,例如馬英九強調“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關係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兩岸間維持現狀採取“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立場。馬英九這些主張是煞費苦心,是替兩岸政治關係創造出“彈性模糊空間”與“各自合理滿足”的戰略設計。當兩岸間能更多的理解與尊重,兩岸就能夠從“不是什麼”的關係轉進為“就是什麼”的突破定位。

  2013年2月25日,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與習近平總書記會見時表示,“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將是無可避免的課題”,並提出兩岸應建立“平衡、對等、有效”的政治架構的主張。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針對連戰談話做出回應,范麗青表示“贊同連戰所提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實施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從而形成一中架構的兩岸關係,而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是大陸官方發言首度明確指稱“兩岸法律”。這可看做大陸對台灣政治關係上的務實進步的說法。

  2013年6月13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與習近平總書記會見時表示,“兩岸各自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中框架來定位兩岸關係,而非國與國的關係”。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2013年7月24日召開的第二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開幕式致詞時公開表示,“我們積極評價國民黨方面明確表示兩岸各自法律和體制均實行一個中國原則,都以一個中國架構定位兩岸關係”。換言之,大陸接受並歡迎台灣方面所提“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均實行一中原則”及“以一個中國架構定位兩岸關係”的說法。但是,對於台灣方面表示,“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中華民國憲法”架構就是“一中架構”,卻沒有做出正面積極的回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