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新版“大北京”在構想中

http://www.CRNTT.com   2014-01-26 11:22:59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王玉光 陳星月

  吳良鏞構想,京津冀應實現人居環境的城鎮網絡、交通網絡、生態網絡和文化網絡“四網協調”,得到兩市一省的積極回應

  由於人口、環境等諸多因素的超載,著眼2020年的現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將面臨調整修改。

  與此同時,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也在兩市一省和有關部門的力推之下,日漸深入。

  比如,為治理霧霾,國務院六部委2013年9月聯合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如今,這已是京津冀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配合執行的任務。

  北京重修規劃,京津冀一體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北京減負。

  “北京自己是很難解決自身問題的,它的出路在於區域協作,就是所謂的‘大北京’。”曾影響北京上一輪城市規劃的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說。

  為此,吳良鏞領銜的課題組拿出包括“畿輔新區”在內的“四網三區”藍圖。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也提出跨界的“首都特區”的大膽設想。

  對這些學界構想,地方決策者表現出濃厚興趣,同時也寄望於中央層面更高層次的協調。

  北京求解“大城市病”

  2013年年底的北京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市委書記郭金龍指出,人口無序過快增長、大氣污染、交通擁堵、部分地區環境臟亂、違法建設等問題,已嚴重影響到北京的可持續發展,影響首都形象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必須痛下決心進行治理。

  市長王安順也在報告中提出,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中排在首位的,是著力破解人口資源環境矛盾,堅決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堅決抓好大氣污染治理,更加自覺地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

  嚴控人口的思路,北京擁有中央的“尚方寶劍”。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都明確,要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截至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達2069.3萬人。與霧霾治理類似,如何化解巨量人口及潛在流入量帶來的種種問題,北京靠一己之力已難解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北京與河北已達成一項協議,北京市要疏散500萬人口到周邊地區。

  “河北很想接收,但河北建設用地嚴重短缺。”鄭新立為此建議河北省負責人“去把重慶的建設經驗學過來”。重慶近年推出的“地票”等制度,騰出大量建設用地指標,已為多地所借鑒。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還從國土資源部獲悉,2013年年中,該部曾配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著手一項調研,擬在河北選擇一批具有資源承載力基礎的中型城市,通過政策扶持和資源輸出使其做大,用以吸納北京市的人口和產業轉移。保定、張家口、承德、秦皇島等城市,均有可能被列入該扶持計劃。

  楊保軍透露,不久前,有權威部門負責人提出京津冀協調發展的五個方面構想:一是在京津冀大城市群範圍內重構區域功能;二是優化城市布局,改善區域內發展不平衡的現狀;三是擴大生態空間;四是使用清潔能源,調整能源結構;五是進一步完善區域交通網絡。

  有關調研組提出,把北京的大學、醫院和博物館等一些文化教育資源遷移到河北省,以疏散北京的城市功能。

  在楊保軍看來,借助北京在南城興建新機場的契機,可以選擇京津冀交界區域,設立一個“大北京特區”,或者叫“首都特區”,以特區的方式,著眼於解困北京日漸嚴重的大城市病,並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京津冀的跨區域合作。

  吳氏藍圖

  提到北京城的規劃,就離不開“大北京”規劃概念的首倡者、92歲高齡的吳良鏞。

  2013年9月12日,吳良鏞主持的《京津冀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三期報告》(下稱“三期報告”)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北京市副市長陳剛、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黃艶等官員和一批專家到場,一起會診京津冀區域發展問題。

  吳良鏞多年來一貫主張要建立城市規劃領域的“科學共同體”。1999年,他就呼籲北京城鄉規劃要改變觀念,跳出“就城市論城市”的局限。此後十餘年,他帶領課題組對京津冀地區發展進行了持續跟蹤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影響北京市的規劃決策。

  京津冀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一期報告提出的“世界城市”、“雙核心”,二期報告的“一軸三帶”等觀點,基本都得以落地。

  三期報告延續之前的課題,針對京津冀地區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又提出了諸多協調區域發展的新設想,如“四網三區”。

  所謂“四網”,是指京津冀應在生態環境保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文化發展等涉及公共利益的方面,擬定共同政策,並付諸共同行動,實現人居環境的城鎮網絡、交通網絡、生態網絡和文化網絡“四網協調”。

  所謂“三區”,一是以修建北京新機場為契機,選擇機場周邊京津冀部分地區,共建跨界的“畿輔新區”,用以疏解北京主城區功能,將部分國家行政職能、企業總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駐京機構等遷至“畿輔新區”。該新區還將結合臨空產業和服務業,合理布局,目標是發展成為京津冀新的增長區。

  其二是以天津濱海新區為龍頭,京津冀共建沿海經濟區,參照天津濱海新區,賦予京津冀濱海地區更為積極的發展政策。

  其三,在河北張家口、承德、保定和北京昌平、懷柔、平穀,以及天津薊縣等地劃定適當地域,設立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計劃單列於中央政府重點扶持和政策支持的特殊區域,建立京津冀生態保護協調機制,實施長期的生態改善扶持政策。

  據悉,這一“四網三區”構想,得到京津冀三地有關部門負責人的積極回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