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格林斯潘的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14-01-30 09:32:50  


格林斯潘新著《動蕩的世界》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訊/2006年,艾倫·格林斯潘結束了近20年的美聯儲主席任職,他被評價為“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央行行長”。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在推動美國經濟復甦和增長方面,格林斯潘發揮了比里根、克林頓等人更大的作用。

  但兩年後,格林斯潘就被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前央行行長”(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語)。次貸危機誘發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重要誘因就在於金融衍生品陷入失控擴張,這恰恰可歸因於格林斯潘在任時的政策導向—是他力推廢除《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讓投行和商業銀行得以不受約束地混業經營;是他拒絕采納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監管的建議,多次發表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創新的風險可控言論。

  2008年10月,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討論金融危機爆發的監管責任等問題。時年82歲的格林斯潘以一種受辱的“聖徒”姿態,出現在國會議員面前。巨大的政治和輿論壓力下,格林斯潘承認任職期間的監管存在疏漏,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表示自己幾十年來深信不疑的金融預測模型確實不夠完善。

  面對批評和質疑,格林斯潘一直忍而不發,直到他的新書《動蕩的世界》出版。格林斯潘變了,他不再固執地篤信市場具有萬能的力量,特別是對系統性危機的自我修復作用,他更進一步闡發了金融預測模型為什麼存在重大缺陷,甚至《動蕩的世界》第一章整章都在引介行為經濟學。簡單來說,格林斯潘認可了人性傾向對經濟理性所起到的作用,主張在原有的金融預測模型理論中加入行為經濟學的要點,包括時間偏好、股權溢價、公司市盈率、私人儲蓄率等可以反映“支配商業周期運轉的恐懼與狂熱傾向的外圍邊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