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和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2-16 09:10:32  


 
  為此,一是可允許出現一至兩地的地方政府違約,啟動地方政府債務的調整。在風險處置過程中,應盡快明確“新老劃斷”。確定原有融資平台邊界和後續融資等處理方案,明確三方在承擔最終損失方面的責任和分擔機制。對於現有的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在經濟合理性分類的基礎上,可通過對部分有現金流回報基礎的資產進行資產證券化。同時可允許銀行更大幅度的核銷,對於缺乏現金流基礎,且具有公益性質的項目,中央和地方在一定規模額度內,發行較長期債券進行替換,降低地方政府債務的利息成本。二是探索地方政府的債務融資方式。在明確歷史債務的處理方式、強化地方政府的債務約束方式以及公開披露政府資產負債表和財政收支基礎上,可考慮試點地方政府在銀行間市場自行發行債券。三是加快推進財政體制改革,明確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財權、事權關係。推進政府行政體制改革,清晰政府和市場的邊界。

  當前實體經濟資源的重新配置,產生合理的經濟結構,是金融體系安全的最終、最有效的保證。過剩產能的調整是金融體系不得不面對的資源重新配置過程。金融體系應盡快發展有助於經濟結構優化的市場和工具。為此,一是鼓勵市場化的兼並重組。可通過財政貼息等方式鼓勵金融機構發放兼並重組貸款,取消政府對兼並重組的不必要前置審批。除少量涉及國家安全的領域外,國家原則上不必對兼並重組進行審批。對於國有企業,其兼並重組作為重大事件,宜發揮股東代理機構的職責。二是適當降低債券、股票融資的投資項目要求,提供兼並重組的市場化融資來源。適當放寬債券、股票融資的“確定投資項目”的限制,允許市場主體在更長時間內選擇發行時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