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精心設計”的菲律賓狀告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4-04-04 10:28:01  


 
“精心設計”下,要的就是“道德”上的象徵性意義

  仲裁機構的裁決不會有什麼嚴格的效力,跟國際法院這些機構比不了

  國內媒體的報道中,採訪的許多專家學者都說,菲律賓的做法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仲裁在法律上並不具有約束力和強制力。也的確是這樣的,比起國際法院來說,仲裁機構更為靈活,但是也不可能強制去實施。

  既然如此,為何菲律賓還是提交仲裁呢?是不是中國方面不參與、不承認就萬事大吉呢?

  但如果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大國無視仲裁,就會招致許多非議

  看上去是個法律問題,可菲律賓提交仲裁背後可能更是個“政治算盤”。利用的就是微妙的政治博弈了。

  仲裁的結果一般都是被遵守的。菲律賓請來的律師保羅就說,“在逾95%的國際案件(各個國際法院和法庭的訴訟和仲裁)中,各國就算不滿意,也會遵守判決結果。原因至少有兩個。首先是考慮到名聲和影響力。其次,許多國家都明白,維護一個建立在規則上的體系對自己以及其他國家都是有利的。”換而言之,菲律賓方面的算盤就是,中國需要擁抱世界,擺出負責任的大國的樣子。而如果語境轉換為大國與小國,強與弱,中國被包裝為一個“倚強凌弱”的不遵守裁決的國家,受到的道德壓力更大了。保羅的說法又何嘗不是在做輿論攻勢,通過媒體喊話呢?另外,自然而然的,即使中國不遵守不利裁決,菲律賓也可以拿著結果以表明優勢,取得主動。

面對“精心設計”,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完全不理仲裁不是個好策略

  一般而言,仲裁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例如毛裡求斯訴英國,就是2010年12月提出的,至今還在繼續。不過,如果中國缺席的話,可能就會判得很快。當然,這是一個“兩難抉擇”。國內一般輿論都認為,中國不需要參與,因為本來中國就做出過聲明了,仲裁法院沒有權利去裁決。另一方面,這個案子其實是被包裝得繞過了“主權”,雖然說,在中國缺席下,仲裁程序本身可能會有一個環節是模擬中國的態度來提出反對意見,以示公正。但如果不參與的話,就完全被動。

  實際上,以往被迫捲入強制仲裁的國家,最後也幾乎都指定了自己的代表去參與仲裁過程,而有的經過談判和博弈,撤銷了仲裁。例如2003年,馬來西亞因為新加坡在柔佛海峽造地而提出仲裁請求,結果兩年後,在協商下,雙方同意簽署協議終止仲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餘民才在一篇名為《海洋爭端強制仲裁程序及我國的應對策略》的文章中就提出了這個觀點。因為仲裁的發起是強制的,單方面的反對也不會終止仲裁,所以中國參與是更好的辦法。“首先,如果不參與,我國遵守《公約》義務的誠意可能遭到質疑。其次,不參與,就冒著仲裁法庭最終做出不利判決的風險。如果仲裁法庭作出這種裁決,儘管我國可以拒絕接受,但菲律賓無疑將獲得大肆宣揚其主張,將這種裁決作為攻擊或拒絕接受我國主張的‘權威法律依據’,甚至可能成為南海周邊其他國家群起效仿的‘先例’,造成在南海問題上‘法律圍堵’中國的困局”。而且參與,首先就可以提出管轄權的質疑,這也是許多國家的做法。此外,在這個問題上,像是英國等國家也有著和中國同樣的困擾(毛裡求斯訴英國案還在繼續),如果能夠積極參與,爭取更多國際支持,也不失為贏得國際輿論戰的一個途徑。

  結語:菲律賓這次的仲裁請求顯然是精心準備,並非敲錯了門。而這時候,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清者自清”“沉默是金”可能未必是最好的回應姿態。畢竟,說是法律問題,其實還是政治問題,而政治講究談判、博弈。

  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4-04-02 第275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