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宏觀經濟正經歷“結構之變”

http://www.CRNTT.com   2014-05-02 09:50:46  


中國經濟增長已然進入新的“拐點階段”
  中評社北京5月2日訊/當前,中國經濟處於周期回落和結構調整的壓力集聚期,同時體現在經濟總量增長放慢和經濟結構出現調整兩個方面。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潛在經濟增長率下移的新階段,如何在“短期經濟增長與長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與保持合理增長速度”間找到“黃金平衡點”,是擺在新一屆政府面前的新的重大挑戰。中國需要以“降低結構失衡,提高要素效率”為核心目標,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優化中長期供給能力,真正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走向新的增長模式。

  金融危機以來兩輪宏觀經濟下行 “大不同”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稿文章表示,2014年宏觀經濟首季GDP增速為7.4%,遠低於2008年至2012年年均增長9.3%的水平。事實上,金融危機爆發至今,中國經濟歷經了兩輪比較明顯的下行周期:2008年二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2011年至今。與上輪相比,本輪經濟下行的幅度和速度、背後發揮作用的中長期結構性因素都與上輪有非常大的不同。

  兩輪經濟下行周期呈現“一急一緩”態勢。與2008—2009年相比,本輪下行周期的幅度和速度都相對緩和。2008年雷曼倒閉後,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劇烈動蕩,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急速下行,GDP季度環比折年率從2008年二季度的10.3%急速下滑到當年四季度的4.0%。而本輪下行速度則相對緩和、幅度相對較小,儘管今年一季度7.4%的增速是2010年以來的低點,但並未及上一輪下降幅度之大。那麼,中國經濟減速到底是內部原因,還是外部衝擊所致?這是認識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關鍵因素。

  中國經濟增長已然進入新的“拐點階段”

  文章認為,中國進入第二個“調整型增長期”,經濟潛在增長率進入“七上八下”的新階段;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已成為當前面臨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控風險”宏觀調控目標進一步突出。

  要真正認識中國經濟需要全面、客觀、辯證地去考察。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性放緩通道,“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是中國經濟的階段性特征,中國經濟已經悄然進入新的“拐點階段”。中國“高儲蓄、高投資、高增長”的發展模式正面臨新的拐點,主要體現在:

  一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起,經濟增長逐季下台階,進入經濟增速換擋期。2011年一季度開始連續12個季度增速下行標誌著中國進入第二個“調整型增長期”(1997—2001年為第一個“調整型增長期”),經濟潛在增長率進入“七上八下”的新階段。

  二是低成本優勢逐步衰減,進入結構調整陣痛期。30多年來中國長期持續的高增長主要得益於“要素紅利、市場化改革紅利和全球化紅利”的巨大貢獻。然而隨著這三大紅利的逐步衰減,中國主要依靠低成本優勢的超高速增長逐漸回歸常態。未來五年由低成本衍生出來的高資本回報率優勢,可能將逐步消失,勞動力要素和資源要素價格相對調整,整體經濟生產要素成本趨勢性上升,中國經濟依靠低成本優勢的粗放式增長已不可持續。“人口紅利”的結構性優勢對中國經濟高增長的貢獻度達到30%以上。2013年中國適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73.8%,首次下降。未來中國少子老齡化壓力越來越大,傳統數量意義上的人口紅利越來越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