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流言,故事會與國民性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15:51:27  


 
  而體育媒體之所以這樣的先生常見,可能是因為議事常被“404 not found”,發展民科又會被方舟子追噴,思前想後,只能轉戰相對不那麼顯眼的體育界。都是看個熱鬧,誰會來追究呢?追究當然是有的,比如“菲戈風波”等。

為何寧可相信羅伯特高論

  體育傳媒本質上是一種“以體育為對象的新聞媒體”,既需要按照新聞媒體的一般規則和專業技能來運行,又需要對報道對象有尺度之上的理解。然而我們的從業者似乎並不能給予讀者具備足夠專業水準的資訊,他們或者因為成本關係和業務素養,不足以建立覆蓋面廣、即時性強的信息網;或者雖然從各個信息源獲得了足夠多的材料,卻沒有足夠能力對其加以整合與甄別。加上他們又沾染了流行風氣,認為事事都可歸結於虛無縹緲的“體制”、“文化”或“民族性”,於是動輒做魯迅狀,或慷慨激昂、或沉痛批判。二十多版體育報紙,一半是來路不明的流言和腦補出的“故事會”,一半是國民性反思,比新聞聯播還要嚴肅,讀者實在分不清自己是在消遣還是受罪。

  所幸媒體人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便去轉載國外同行包含更多有效信息的文字—《體育畫報》(SI)和《扣籃》(SLAM)在中國都找到了固定合作方——以補自己的不足。然而他們依然自鳴於得自中學作文的經驗,時不時要把不甚高明的幽默感借著某個羅伯特的名字抒發一番。至於讀者的心理,他們既已忍受了故事會和魯迅,此時也不過像中學語文老師一般,或者懶得較真,或者聊作一笑。

  其實假設一下,把署名為羅伯特和安德魯的宏文歸到李毅或李鐵根名下,觀感會有什麼不同。直覺告訴我,變了個名字和國籍,客觀性仿佛就削弱了許多,哪怕文字上的趣味絲毫不減。這就出現了要命的問題:從體育到經濟學,我們寧可相信假托了羅伯特或安德魯大名的言論,也不願去讀本國媒體人的文章。後者在我們的潛意識里早已被安上“不專業”、“不客觀”的標簽,翻身無望了。

  原標題:中國報紙上的足球名宿專欄:流言,故事會與國民性反思 
 
  作者:閻京牛  來源:Time Weekly - 2014-07-10 04:00:3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