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對外關系進入“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4-08-11 10:17:50  


 
  未來的35年,也就是從2014年到2049年的這35年,將是中國在“新常態”中,以一種新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尋求發展的階段。但究竟如何定義已經或即將來臨的“新常態”?如何准確區分“舊常態”與“新常態”之間的差異?如何把握兩者之間的銜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握新舊轉型之間的“度”,並避免出現其間的思維和行為盲點?這是今天和未來中國面臨的挑戰。

  如前所述,經濟領域從“舊常態”到“新常態”的過渡,相對比較容易把握,其研判指標都是相對硬性的:原有的廉價生產要素的消失,本身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凸顯,經濟下行的重大壓力,在在都提示人們,“舊常態”已經過去,“新常態”已經來臨,人們必須迅速調整思路,應對“新常態”下的挑戰,即便這些挑戰本身也是難度極高。

  然而,更難的卻是在其他領域裡對“新常態”的認知和界定,對外關系尤其如此。毋庸置疑,中國對外關系近年發生了幾近質變的變化,其特征是:一、外部壓力上升(包括領土領海、資源、國際責任和大國定位調整等);二、中國自身戰略從“韜光養晦”向“更有作為”過渡,同時伴隨以民間情緒的紛擾和激蕩。

  這些客觀和主觀的原因都是30年前,甚至15年前都不存在的。西方世界對中國,不再像30年前,甚至15年前那樣願意施以援手,因為那樣做無異於更快地培養一個未來的對手;而中國對西方,似乎也不再像30年甚至15年前那樣謙遜,因為中國不但在短短時間內走過了西方一、兩百年的路程,更重要的是,中國在這過程中感受到了來自西方世界殘留的傲慢,但卻同時忽略了中國自身尚存的歷史悲情。

“新常態”下各方的心理變化

  當西方殘留的傲慢遇到中國尚存的悲情,當中國的崛起極大地衝擊了原本由西方主導的國際格局,並衝擊到世界(包括中國自身)的心理秩序的時候,情況就變得複雜起來了。原本可以幫助的對象,現在成為對手了;原本可以虛心請教的老師,現在幾乎怒目相視;原來可以擱置的話題,現在不再擱置;原來並不是威脅的鄰居,現在成了最大的敵人……

  在這種背景下,不管各方的人們如何表達善良的願望,編織美麗的措詞,實際情況卻是:中國與西方世界的關系這幾年正向著日益複雜的方向發展,其間的直接或間接對抗也許只是表面的,而對抗背後的各自心態的變化才是更主要的。

  這種心態的變化表現在西方世界就是:中國已成為一個矛盾體,各方在經濟上都少不了中國,但在戰略利益上又視中國為“瓷器店裡的大象”,在接觸中處處設防,由此可能更為激怒“大象”。

  這種心態的變化表現在中國方面就是: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中國被激怒;再加上由於國力上升,中國覺得有能力處理一些以前不能處理的問題,在對外姿態上也就更為進取。更重要的是,在這種複雜背景下,中國已不再信任西方世界,甚至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願意虛心學習人類一切文明的優秀成果。

  這種複雜心態導致的各種矛盾表現,將成為未來相當長時間裡,中國與國際社會心結的主要形態。這種形態是中國改革開放早年所完全沒有的,也是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甚至在本世紀頭十年都沒有的。

  這種新型的形態,可稱之為未來中國的“新常態”。由於中國在經濟體量上正邁向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國際影響力方面勢必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因此這一“新常態”可能將延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甚至我們可以預言,如果說1979年至2014年的這35年,是中國與國際社會關系的“舊常態”,那麼2014年至2049年的這35年,將成為中國與國際社會關系的“新常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